第15章 仙居村的王半仙(1 / 2)

加入书签

晚上回家,狗蛋把和杨来顺一起弄窑的事,和媳妇小翠一说。小翠不同意。她觉得,这几年,强不得才攒了十几万块钱。儿女的生活也过得去,老两口应该好好享几年清福。这煤矿都停产了,何必去操心,包什么矿,弄不好把家底,都搭进去了。

狗蛋本也无心,但有杨来顺一齐干,倒鼓了他信心。

小翠见狗蛋铁了心,就说:“你要干也行,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狗蛋问:“啥条件?”

小翠说:“把咱们家的存款,都取出来,交给我。”

狗蛋说:“你是啥意思?干煤矿正需要钱,你这不是逼我,让我败兴吗?”

小翠说:“不是逼你,这是给你留条后路。一旦你干煤矿塌伙了,还有着十几万元给你撑着,够咱们活几年。”

狗蛋一听,倒也是个道理。明天一摸黑,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

狗蛋说:“可是钱呢?这启动煤矿的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小翠说:“你们可以借,可以贷款。做生意,干大买卖,有多少人拿自己的钱干。像那些房地产商,那个不是一弄到地皮,就开始卖看不见的房子,收钱。咱们潞水县不是有个开发商,收了买房子人的钱,就跑了,在北京才抓回来,要钱没有,要人一个。最后政府才又投资,把房子建起来。你们也可以,贷上款,干上几天。挣就挣了,赔了,就煤矿这个烂摊子顶。到时候,谁也不能咋你们。再说,你让杨来顺多想想,他是村长,他还有50%的股份,又不是你一个人干。”

狗蛋豁然觉得,小翠一下子变得有见有识的,还是个很懂生意经的女人。以前他可没有看出来。现在面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贷款、借款,哪有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小翠忽然想起了什么,惊喜地说:“老汉,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咱们附近百里地,许多当官的,做生意的,都喜欢到仙居,去找那个瞎子王半仙算卦,听说,灵得的很,你是不是也去算上一卦。”

狗蛋说:“那能顶个屁,我不信这个。”

小翠说:“信不信,咱们去一趟试试,看看王半仙灵不灵。”

狗蛋心里也觉得闷得慌,就决定去找王半仙算上一卦。

找王半仙算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半仙家在潞水县东边山区的一条大峡谷里,村名叫仙居。是一个四面环山,沟底泉水叮咚的小村,一个人间世外桃源。

仙居这个村名,古已有之,并不是因为王半仙而起。但虽不是因为王半仙而起,是不是因为王半仙的祖爷爷王神仙而起,却没有人能知道。

王半仙的爸爸王大仙,爷爷王老仙,祖爷爷王神仙,再往上追溯,就没有人记得是什么仙了。

王半仙家是算卦世家。算卦传男不传女。但同一辈的男人里,总是只有一个人能进入通阴阳的“仙界”,成为声誉波及周围几百里的神汉子。最终,一辈里,也只能有一个人算卦,其它的就得另谋其它生路。

王半仙就是这一代里的出道者。王半仙十九岁时,在山上的石灰窑里动弹,往石头缝里放炸药嘣石头,结果嘣瞎了眼。成了瞎子。眼瞎走路就成了问题,出不了门,就在家专心跟着父亲王大仙学算卦。这算卦的门道,反倒学了个精通。

去仙居,是从峡谷中的一条二级路边,到一三叉路口,插上一条山路。这条山路行15公里,直达仙居。

山路窄,仅能通行一辆小车,几里地,才有一个能错过两辆小车的地段。

王半仙父亲死的早,王半仙早早就接了班,已经出道二三十年。

王半仙比他爹神奇,算卦不拘形式。患了疾病的人,病人如果去不了,就拿件病人的衣服找王半仙,王半仙闻闻衣服的味道,就能断病下药。报上生辰八子也行,摸摸脸和手掌也行,抽签也行,反正方式多多。去的人经王半仙一掐算,不满意的人很少。

因为找王半仙的人多,经常在窄细的山路上堵车。堵了车,只有一种办法,倒车。在山路上倒车,可不是件轻松事。一边竖挡的是山崖,另一边掉下去是山沟。生把式根本不敢开车去仙居。老把式开车去,一遇堵车也犯愁。倒车时腿都哆嗦的发软。

这车一堵,就耽误了王半仙的生意。

王半仙还有一个怪癖。每天只在中午12点前算卦。一过12点,就收了口。

因为王半仙名气大,算卦的人就得预约。为了防止堵车,王半仙的家人就规定,去算卦的人,必须上午12点前去。算卦后,必须等到下午两点钟才能离开仙居。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堵车。这样一来,这些算罢卦的人,就只能在仙居村待到下午,才能出仙居。这样一来,这仙居周围的山山水水,就成了算卦人遛达的地方。

到仙居算卦的人,有的带着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等,有的带着啤酒、白酒、小菜等等。算罢卦,寻一小地方,或废弃碾子台上,或沟底小河边,或山顶丛林里,席地围坐,吃吃喝喝,聊聊侃侃,也是一种乐趣。有的就寻到了百姓家,搞搞价,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