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朝堂之上(下)(1 / 3)

加入书签

皇帝陛下的脸色冰冷,不过圣心难测,他似乎并不想追究刚才的事情,轻拍手掌:“来人啊,把朕昨日从惜月公主那里要过来的画作,带上来与众位大人瞧瞧!”

皇帝身后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应了一声,恭敬地退了下去。众位大臣对皇帝陛下的举动有些不解,不过皇上既然坚持要赏画,众位大臣也不敢像那位黑脸将军不识情趣。

过了片刻,小太监从大殿的右侧走了出来,怀里捧着一副卷着的画轴,走路的样子看起来小心谨慎,似乎怕走快了会损坏怀里的画卷一般。

皇甫归一努了努嘴:“把画挂到下面让众位大人仔细瞧瞧……”

皇帝陛下发话,自有侍从找来画架,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将画卷展开,将画卷挂在画架上,然后便退到一边。

众位大臣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画架的画卷之上。画卷上描绘的是雪景,然而那白茫茫的冰雪中却隐藏着另类的磅礴之势。结冰的江河、绵延的城墙在一片白茫茫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以物托物,画中意境扑面而来,匠心独具。

画卷右侧的那一首词引起了众人的好奇,文臣中有风雅士子禁不住小声朗诵起来。既然皇帝陛下说这幅画有点意思,那么这幅画自然有它的特别之处。

这幅画作,自然是龙凌云赠予惜月公主的那幅《雪景》图。

皇帝轻咳一声,目光望向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儒雅老者,随意问道:“苏大学士,你以为此画作如何?”

大学士苏晏青将视线从画中收回,连忙朝皇帝拱手,俯下身子道:“这画倒是好画,画中所题之词也很有磅礴之势,从中明显能够看出作词之人的鸿鹄大志,只不过……”

苏晏青沉吟片刻,接着说道:“画中所题的词却有几分令老臣费解。”

皇帝微微一笑:“何处令大学士费解?”

大学士苏晏青倒是显得非常坦诚:“词中所咏的雪景具体在何处?长城是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又是谁?”

“朕听说词中所提到的‘北国’只是画作之人勾画的;长城则是画中城墙的名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据说是作词之人构想的具有雄才大略,但是自身却仍有不足的大才。”

苏晏情愣了愣,旋即冲皇帝做了个揖:“老臣明白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朕觉得这幅画和这首词有着非常积极的因素,只不过词中有些含义确实令人费解,”皇帝皱了皱眉,沉声道,“大学士苏晏青上前听旨!”

苏晏青连忙跪在地上,声音高昂:“臣在!”

“着大学士苏晏青领学士院众位官员将此画进行临摹,画中所作题词可根据意境适当修改,尽量符合我澜沧国的根本,无法修改的地方加以注解,让人能够理解词中含义,一个月内,拟造一万卷,送达军机处,分发给前线将士们阅读、传诵,激励我澜沧国将士为国家的强大不断奋进。”

“臣领旨!”

皇帝伸出右手朝地上跪着的大学士虚抬了一下:“平身吧。”

“谢皇上!”苏晏青从地上站起身来冲皇帝恭敬的说道,“承蒙皇上信任,将此等大事托付于老臣,臣深感惶恐。这幅词画作者的思维天马行空,臣恐不能准确理解词画中的含义,请问皇上是否知道这幅词画的作者是谁?如果知道,烦请告诉老臣,好教老臣向其细细请教……”

皇帝陛下轻抚下颌,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他并没有立即回答苏晏青的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人群中那个显得颇为不耐烦的黑脸将军身上。

“皇甫将军,你觉得这幅词画如何?”

黑脸将军翻了个白眼,似乎对这等吟诗赏画之事颇为反感,不过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发问,他也只好耐着性子回答。

“启禀陛下,我皇甫青松不是什么风流雅士,文士们喜欢研讨的诗词歌赋让我感觉很头疼,在陛下和诸位文武大臣们的面前我就不发表自己的愚见了,”黑脸将军顿了顿,复又高声道,“诚如陛下所说,那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倒是令我深有感触!”

“秦尚书,你以为如何?”

额头上还冒着虚汗的礼部尚书秦大人一听皇帝问话,连忙从队列中站了出来,拱手弯腰,态度恭敬而谦卑:“画景鬼斧神工,词作浑然天成,除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人感同身受,最后那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令人心情激荡,我澜沧国何时出了这样一位高才?!”

开玩笑,皇帝陛下和大学士都认为好的东西,借他秦胖子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唱反调啊!

“高才吗?”皇帝陛下笑了笑,“朕之前说了,这幅词画是惜月公主从龙府带回来的,据她所讲,这幅词画正是龙府那三少爷所作……”

皇帝陛下这一句话犹如投入池塘的一枚小石子,水面上荡起了阵阵涟漪,错愕、惊叹、沉思,朝堂之上,众人表情不一。

皇甫青松为之一愣,随即嘴角微微上扬,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