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沉城(1 / 2)
第39章
刀罕隐约看见那一粒金色光点似乎是出自绛裙女子的体内。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她就是一位蛊师,并且是一位花腰傣蛊师!
比自己的“生息蛊”要大上好几圈金色光点飞回女子体内,刀罕抬手一摸额头,光洁溜溜,连个疤痕都没有,疗效显然比自己的蛊也要强力数倍。
刀罕惊奇地问:“你是……”
绛裙女子似乎已看穿他心内所想,不等他问完便率先颔首肯定。
刀罕其实早就发现,绛裙女子的装束与花腰傣族的女装有八九分相似,复杂的头饰编盘起乌黑秀发,绛红的绸缎长裙上挂满了各种华丽闪亮、琳琅满目的银穗、银泡、银铃等银器坠饰,二十三色彩带层层束于纤细如弱柳的腰身之间,挑刺出绚丽斑斓的精妙图案。
只不过这女子的绛裙应属于简装,穿在身上非但不显得繁缛厚重,反倒是轻盈得很,相较于刀罕老家樱桃寨的妇女们所制作的服饰,其一身绛裙更具有古典、大气、华贵、高雅的感觉,甚至还多一份神秘的性感。
“跟我来。”绛裙女子淡淡说完,转身朝城池深处走去。
刀罕深吸了一口气,擦干眼泪,抱起辛燃已完全没有任何生命体征的冰冷躯体,从后面跟上。
从猜想到这女子与花腰傣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刀罕就对她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一路走来,刀罕才发现这座城池竟如此巨大。
沿着青石砖大道笔直地从城门口走到宫殿,估计有三公里,刀罕即使双臂酸麻、双腿发软也紧紧抱着辛燃,一步不落地跟在绛裙女子身后。
一路上没有再看见第四个人。
也就是说,原本整座城池就只有这一个身穿绛色长裙的女人。
“姑娘,这里……是哪里啊?”刀罕问出了从醒过来到现在一直疑惑的问题。
虽然这种场景、这种际遇实在太过梦幻,但他很确定不是梦境里。要是做梦的话,用头磕地怎么会那么疼啊?
绛裙女子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他,很认真地看他,看了大约五秒,然后很认真地开口说:“你应该称呼我为‘公主殿下’。”
刀罕瞠目结舌。
绛裙女子继续说:“我是滇国公主,思澜。这里是滇王离宫,俞元城。”
刀罕大惊失色,识海内“黄晶石碎片图书馆”中的相关历史、掌故陆续跳出来。
这里……这里就是2000多年前沉没于抚仙湖底的古滇皇城!
古滇国是云南滇池沿岸的一个古老的王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消失于东汉末年。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几乎没有人发现过他的存在。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云南有个被称为“滇”的国家,后来的《后汉书》和《华阳国志》又重新引述了司马迁的说法,此外再没有关于它的记载。
其实,古滇国的没落与消失源于战乱。
由于异族入侵,古滇皇族带领大部分的子民向南迁徙,在途经红河谷地时,皇室中血脉最纯正的一支因为穿着的贵族服饰过于繁缛厚重和所带金银器具太多而脱离大部队留在了当地,其他人则南移出了河口,分散在东南亚、南亚各地,成为了境外的泰、掸、佬、岱、侬等族。
所以,留在红河谷地的这一支贵族,一直自称是古代傣族南迁的落伍者,是滇国王室后裔,至今也保持着缝纫、穿戴艳丽华贵服饰的习俗,以及种族血脉最浓郁者掌握着炼化、饲养和驱使蛊虫的秘术。
而提到滇王离宫俞元古城,最普遍的说法是,由于地壳运动,整座古城沉入了抚仙湖底。
前些年,电视上还报道了由地方政府牵头、聘请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组团对这个华夏国第二大的深水湖泊进行“探秘”,可是探秘结果莫衷一是,一会儿说看到了水下金字塔,一会儿说看到了古遗迹建筑群,一会儿又说看到了巨型宗教祭坛。但最终也没有人深入其中并拿出确切证据来证实。
而如今,刀罕就站在俞元古城中,站在滇王离宫前。
还有古滇国公主在亲自跟他对话。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刀罕抬起头,茫然地看了看碧蓝如天幕其实是隔绝在某种神秘力量凝结成的结界之外的抚仙湖水,波光粼粼映照在建筑物上、地面上、绛裙女子的脸庞和身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妙不可言,那么梦幻神奇。
但事实是,他们的确在抚仙湖底,在沉城之中。
“为什么多少专家、学者和专业考察队员潜入抚仙湖探寻都没办法发现这里,而我们却能够进到城中来?”刀罕心中的疑问很多,但最先冒出来的是这个。
“这座城其实并不像传言所说那样是因为地壳运动而沉没,它是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被古滇国的大巫师们聚集术法力量埋葬在湖底的,它受到古滇国大巫师们以法力凝结成的结界保护,千年不坏,一般的人也无法接近,甚至无法发现。至于你们,那是因为你落入湖中的时候,正遭受到严重的蛊虫反噬,有大量巫力流出,被我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