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暗流涌动(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北疆战事吃紧,瓦剌铁骑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赵国的朝堂之上却在党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赵国上一任皇帝在十年前得了重疾辞世了,幼子六岁登基,特命政事堂,忠心耿耿的吏部尚书,王子威,户部尚书,李珏二人为摄政辅政大臣,掌管玉玺大印,然后把持朝政日久,渐渐的集团化,自古以来都是臣欺幼主,为了可以长久稳定,王子威跟李珏纷纷把自己的千金嫁给年轻的皇上为妃子,希望可以诞下龙嗣。

太后,本无子,但她是皇后,皇上即位后,他就是嫡母皇太后,也是因为皇帝年轻怕最后成为傀儡帝王,断了赵氏的江山,所以她一直在垂帘听政,与皇帝的生母皇太后情如姐妹,因为她的仁义道德,从而得到了一批老臣以及外戚的辅佐,可以与辅政一党分庭抗礼,皇帝并非他的亲生儿子,而自己又无子,所以早在她垂帘听政的第三年里,怕今后生母皇太后掣肘自己,就命人“病”死了皇帝的生母皇太后。

在皇帝成年之时,太后就把自己的族亲侄女嫁给了皇帝,并且册封为皇后,把持后宫。

而军权虎符在皇帝辞世时就一分为二,一块交给了皇后就是如今的太后手中,一块交给了兵部尚书,战辉,战家从赵国开国起就一直追随皇室赵家,如今已过了三百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从未僭越,守护赵国三百多年。战家三百多年稳如泰山的秘诀就是,不涉党争,只保赵氏江山。

早在三年前,皇上就成年了,是摄政辅政大臣归还朝政的时候了,可是辅政大臣却以皇帝还年轻为由,拒不归还朝政,皇帝成年了,却得不到玉玺,兵权又不在手中,成了傀儡皇帝,他也留了心计,大胆启用新人,励精图治,渐渐的也得到了一批朝臣的拥戴,但是势力确实最弱小的一个,外臣往往只知太后或辅政大臣,往往不知皇帝。

在王子威的府邸里,他自己有一个小朝房,此时小朝房正里聚集着,王子威、李珏、几位心腹大臣以及王子威的幕僚围坐在一起,正在商议瓦剌入侵,如何利用此次战争夺得他们垂涎已久的军权。

“王大人,你我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李珏道“战辉这个老小子,手握重兵,让我如鲠在喉啊!”

“不错!瓦剌人野心不死,此次入侵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这正是我们的天赐良机!”王子威抚须道“韩旭,你可有良策?”

后一句是询问他的幕僚韩旭,此人曾考取过赵国的功名,奈何官场深似海,他无人在朝,又如何会轻易考上?曾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经过了柴米油盐的折磨后,也磨没了,所有的抱负转为了阴谋诡计,卖于王家氏族。

听到王尚书的问话后,韩旭起身作沉思状,来回踱了两步后,面对王尚书抱拳道:“回禀主公,要想夺取军权,必先挫其锐气,折其脊骨,断其手足,方能成事!然后再在军队里拉拢收买服从我们意志的人,就水到渠成了!”

“哦?何为挫其锐气?折其脊骨?断其手足?”李珏追问道。

“回禀李大人,战家时代把控兵部军权,已然形似铁桶,要行夺权之事难比登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此事我们要徐徐图之,我们首先要拖延后勤物资,令其不能与敌对峙,敌军连连获胜士气如虹,我军士气低迷,速战速决必然败之,一战败之,再战再败,其锐气必然尽丧,在朝堂上说话自然要弱于我们三分,然后,我闻战辉手下有两元大将,一曰战天,一曰战日,这次点兵派往支援北上的军队中就有他二人,传闻此两兄弟的武艺高强,兵法娴熟,在战氏族中声望甚高,如果他们吃了败仗,那么战氏家族的不败神话,必然破灭,我们在朝堂之上的话语必然又要强于战辉三分,如果此二獠死于战场,那么战辉必然弱于我们九分!”

“哦?!~此计甚好,为何我们只有九分?而不是十分?”李珏又问道。

“这时我们在举荐将领领军作战,只要一次胜利,那么最后一分就也属于我们了,之后再行夺权之事,就水到渠成了!”韩旭道。

“不错!而且举荐之人,最好不是我们的人!”李大人马上领会了这个计谋的精髓所在。

“不!举荐之人要背景清白,不属于我们任何一方才是最好!”王子威声音低沉的说道:“要么不办,要办,就把战辉一办到底,让他永不得翻身!”

“主公,我已经联络到了瓦剌的使者,到时我们就会掌握战辉与瓦剌人的联络信件,到时主公就可以在朝堂之上弹劾他的卖国通敌之罪!”韩旭喝了口茶道。

“韩旭,你真是太卑鄙了!”李珏笑道。

“多谢李大人的夸奖!”

随后小朝房里传来了王子威李珏等人的大笑声。

上青龙,下白虎,左玄武,右朱雀,分别对应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几个方位分别有一道宫门。

御林卫,是保卫皇宫的城卫军,无奈王子威李珏有先见之明,早在先皇辞世之时,就换上了忠于王子威之人,其实当时也没有什么党争之心,只是单纯的认为,皇宫的守卫军,如此的要职,必须要找一个自己信得过之人,才可以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