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册封大典(1 / 2)
在大概四点左右的时候,各个参加朝会的队伍都已经停在了午门之外了,一众朝臣都已经进入班房了,在此等候上朝的时间,这里的班房分为议政班房、是给一品大员准备的休息室;内臣班房,这里的内臣不指宦官内侍,专指在京为官的大臣休息议政用的房间;在有就是一些外臣,专指在外地为差的官员专用的休息室以及议政用的房间。
由于赵国以及和平了近三百年了,只有近几年边境频频传来有异国在边境骚扰,因此文官见武官就官大一级,重文轻武,近几年更是有愈演愈烈的现象。
公孙无忌此时就在外臣所聚集的外臣班房里面静候上朝的时辰,公孙无忌正等的有些百无聊懒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内侍们通知朝会的声音,诸位大臣们纷纷起立朝外面走去,公孙无忌也紧随其后。
能进未央宫的,只有三品以上大员可以进入未央宫内面圣议政,其他大臣,只能在外面静候宣召,执行。
像公孙无忌这样的五品臣工,就只能站到台阶以下去了,他前后左右站的都是一些外地回京述职的地方官员,像一些封疆大吏们,都是可以站到未央宫外面的位置的,听宣后方可以面圣,不得宣的话,也一样要在外面候着。
只见道路两侧站满了文武百官,放眼望去,得有上千人之多,待诸位臣工站定之后,这时有个内侍监,手拿一把巨鞭,轮圆了,来回的抽打,就听“啪!~啪!~啪!~”的声音一下一下的传遍整个皇宫内外,一直抽打九下为止,九为太极,寓意长长久久朝廷一代传一代,万事留存之意,也就是万岁的意思!
“皇帝上朝!太后娘娘上朝!”这时自有传旨的太监朗声喊道。然后每一段的阶梯下面都有这样的一个太监跟着大喝道:“皇帝上朝!太后娘娘上朝!”一声一声的一直传到最末位的站班大臣那里为止。
然后就听上面传来“跪!~”同样也是一声一声的传到后面去,然后就听见众大臣们口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的声音同样的按照步骤一个一个的传下来,然后就是静立!
公孙无忌觉得好玩有趣,就四下的查看一众大臣的表现,像他这样年轻力壮的官员自然无碍,但是有好多都是年迈的老臣了,在那里站得直打晃,仔细看他的脸颊处都有汉在往下趟,看来是累坏了。公孙无忌正看着有意思呢,这时就听见宣打败瓦剌大军的有功之臣上殿面圣,由皇帝亲自册封。
于是一众二十多员大将,纷纷从各自站班的位置出列,朝未央宫的大殿走去,参加册封的诸位将领里面,公孙无忌的官职最高,同时也是军功最重之人,其实原本他们是都不够资格由皇上亲自册封的,搬个圣旨下发就可以了,这次册封完全是各方争夺利益的体现。
从站班的最下面一直沿着阶梯一阶一阶的往上走,就好比为官一样,一步一步的往未央宫的大厅走去,身后跟着一众战友,这里面有几个是跟随公孙无忌一共打败瓦剌大军的将领,也有参加收复失地的将领,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坚定的往未央宫走去,大殿里面的诸位大臣只感觉一股杀伐决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看就只有上过战场杀人无数的将领身上才会有的煞气!
众将来到未央宫大殿中间站定后,齐刷刷的单膝跪地执军礼大呼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看到这二十几个将领浑身上下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尤其是领头的将领,身材挺拔魁梧,眉眼间异常的精神,一双英气逼人的眼睛都有点令人不敢直视,心中顿时大喜,开口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一众将领纷纷站起来,站在大殿中间,等待册封,这时自有一个黄门内侍监上来宣旨,站在皇上案几的侧边大声的宣旨,前面念得都是有关于其他将领的旨意,直到最后一个“册封公孙无忌为开国县男爵、实食邑万户、赐国姓‘赵’、封地淮南郡府,替皇上编练新军!”
这时王子威与李珏对视一眼,微微一颔首,李珏大喊一声打断内侍监道:“皇上,听老臣一言,公孙无忌将军是带兵打仗的人才,如果册封在内地,岂不是糟蹋了如此英明神武的大元帅之才?老臣以为,可以把封地改为边陲要塞,一可以震慑边境宵小之徒,二可以为陛下开拓疆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永保我大赵江山安定繁荣,岂不更好?”
淮南郡府,紧邻中京,是自古兵家战略要地,而且淮南郡府,是赵国最富庶的郡府,赵国五分之一的税赋都出自淮南府,而且从淮南郡府出兵到中京皇城,如果是骑兵部队的话,可以朝发夕至,严重威胁了王党一派的政治地位,所以王子威与李珏对视一眼后,马上制止。
“大胆!”皇上的内侍监在宣旨的时候居然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被打断了,这相当于当众抽了自己一巴掌,于是越想越气,大喝一声道:“朕的旨意也是你可以打断的吗?岂有此理!莫非你是想做朕的主了吗?”
“皇上!”王子威马上出言制止,哀嚎道:“老臣等受先皇所托,成为辅政大臣,我等为先皇为陛下鞠躬尽瘁,先皇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