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发展(2 / 2)

加入书签

作原理,把家禽的毛发进行分离,制成睡袋,被服,棉褥等,以及冬天的棉衣用来给士兵们换装。军队的作战服,已经开始陆续换装,换成热兵器时代的军服,不再是长袍袖口裤腿了,使得部队整体,精气神为之一振,士兵们都说新作战军服,更加便利,动作变得干净利落,伸手更加敏捷。

军队伙食方面也得到了改善,每日必有一餐可以吃到新鲜的肉食,这要得益于阿古柏,瓦剌大将军阿古达的亲弟弟,双方在公孙无忌还没有来明安县城的时候就已经交易了两次了,包括阿古达部需要的冬天的物质以及粮食,而陈中华他们则获得了一部分战马,以及牛羊,包括目前军队里的过冬的衣物里面就有羊毛的功劳,上次瓦剌与赵国军队的战争里面双方的俘虏百姓都已经在边境上做了交换,瓦剌偿还之前俘获的赵国百姓,赵国归还之前俘获的瓦剌战俘,可谓是皆大欢喜,但是最后的赢家却是公孙无忌,瓦剌部落因为败于赵国,整个部落不得不进行西迁,因为东北部的女真人的部落接着瓦剌部落势力大弱的契机,南下了,占领了瓦剌部落的草场!而西迁则意味着要同吐蕃部落争抢草场,为此公孙无忌在明安县城的东北部,协助瓦剌部落占领了一块不大不小的草场,以供瓦剌部落休养生息,也因为阿古达的原因,瓦剌部落分裂成为两部分,另外一部分留在了原来的地方被女真人的部落吞并了,而西迁的阿古达部,则生存了下来,与公孙无忌一起相互扶持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季。

周围的百姓听说了明安县的政策之后,纷纷举家迁徙过来,每一户居民根据家里的劳动力计算,都可以分得十亩的到三十亩不等的土地,如果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还可以到县衙报备,承包更多的土地,明安县还鼓励经商,不收任何苛捐杂税,只按照三十税一的税率进行收取税款,得到广大商户的称赞,要知道赵国其他地方的商税都达到了十五税一的税率,县衙还成立了学堂,平民百姓家的子弟都可以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由于学校是县衙成立的,所以只收取教学的书本费,像一些百姓家都支付的起。比如县衙成立的被褥厂,里面做活的女工,不是从前的必须服从的劳役,而是可以领取月钱的雇员,从而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的甚至比自己家的老爷们挣得都多,一度开心的不得了。

百姓们的手里面有了多余的钱,明安县城的市场就开始繁华起来了,而公孙无忌手里的钱也是不多了,幸运的是他手里有两千余人的战俘,这些战俘初期部是很老实,时有逃跑的现象发生,但是都被外围的斥候骑兵给抓了回来,之后就是说好了的连坐制度,全队战俘一起斩杀,公孙无忌知道后,来到了战俘营,宣布了一项措施,凡是在明安县城服劳役三年届满者,都可以被释放,归还人身自由,到时去向何处皆可,如果想留在明安县的,给分配住房,安排工作,表现好的,可以升为工长,刑满释放的时候还一次性发放一百银币,工长,届满发放三百银币,一时间大获战俘人心,纷纷努力工作,争当工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