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遭遇战(1 / 2)
白马部族,他们每个男人的头上都戴有毡帽,毡帽的帽褶处都插着一根白色的羽毛,寓意着吉祥;女人的胸前都佩戴有鱼排骨,寓意美观辟邪之说。‘白马’在古吐番语中意义是羌族‘战士’的意思,所以这个部族的每一个勇士都是武艺高强,能征善战。
这支白马部族的酋长叫杨茂成,他手下分别有三员大将,一曰杨盛,二曰杨文弘,三曰杨定,此时都聚拢在他的身边。
“酋长,给我两千勇士,加上左右两军各处两千人,我直取敌军中军,定可取其首级!”杨定大声说道。
“老三,万万不可,这个莫折天鸿也不是易于之辈,他觊觎我白马属地已经很久了,这次举兵前来,不会那么容易就撤退的,而且你没看到吗,他的部众根本就没有五万余的大军,这里必有蹊跷,还需小心应对才是!”杨文弘虽然武艺略低于杨定,但是他的智谋要比这两位兄弟高出太多了。
“大哥,你看,二哥又再长他人的志气了!”杨定不满道。
这三兄弟,不是一奶同袍的亲兄弟,但是由于常年征战配合,不是兄弟情,更胜亲兄弟,白马部族‘杨’姓是大姓,所以很多人都姓杨。
“酋长,你看,场上形势对我军颇为不利,不如让我们三兄弟突击敌军吧!”老大杨盛比较沉稳,白了老三一眼,老三瞬间老实了,老三还是比较怕大哥的,因为大哥的武艺高出他太多,每次都被狠揍一顿,这也是打怕了。
“嗯,杨文弘,你可有什么妙计?”杨茂成道。
“酋长,我观莫折天鸿人数随众,但是里面有不少人的行为举止不像是我吐番国的士兵,应该是吞并时间并不长,双方作战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托滞,这!就是我们的战机!”杨文弘介绍道:“莫折天鸿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并没有派出这些士兵,他们此时都聚集在中军,只要我们可以快速突击,趁势冲进中军,打乱他们的阵形,必然可以取胜。但是得麻烦大哥走一趟了,我跟三弟前去拖住敌方的这两路军队。”杨文弘说完指着远处,远远的奔来的另外两路敌军。
“酋长,你看如何?”杨盛询问道。
“嗯,可行,只是有些凶险,你们兄弟三人要记住,咱们我们的背后,可是咱们白马部族的全体部众了,此战弱败,我唯有自裁,不言面对父老了!”杨茂成答道。
“万万不可酋长!我们兄弟三人,必定奋勇杀敌,保卫家园。”杨盛说道。
“誓死保卫家园!”杨文弘、杨定异口同声道。
接下来,兄弟三人分配了一下士兵,杨盛带领五千士兵,杨文弘杨定,各率领三千人,杨茂成中军下还有近八千余人守护。划分完毕后,兄弟三人一抱拳,互相道了一声:“珍重!”带兵迎敌去了。
此时带兵攻过来的是莫折天鸿的四员千夫长,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是:姜远,孙钱,纯桦,孙晔。
此时孙钱,纯桦所部已经与白马部族的骑兵冲撞到了一起,很多马匹在第一时间就死在了相互撞击之下,骑手的死亡更是千奇百怪了,厮杀是惨烈的,双方都不断的有人从马上跌落下去,骑兵作战不比步战,倒下去的还有站起来的机会,骑兵作战掉下马的,基本上就等于死亡了,就算部被敌军砍死,也会被后续冲上来的友军踩死,因为骑兵横向的阵型是很紧凑的,不会留下任何缝隙,因此骑兵都深深的记住,不能摔下马去,很多骑兵都是把自己的下半身绑在马上,所以才会有很多的骑兵是被自己的马匹活活的拖死在马身上。
杨文弘带三千骑兵迎击姜远,杨定带队迎战孙晔,两边的战斗几乎是在同时展开的,由于双方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在骑兵接战前,都是有弓箭交战的前奏的,双方冲锋的锋矢处是重点的打击目标,杨文弘、姜远就分别处在锋矢处,冷兵器作战,双方将领是必须带头冲锋陷阵的,只有将帅级别的才处在后方统御部队进攻。
杨文弘身材中等,文气十足,不是力量型将领,选择的是一杆长枪,灵活多变。反观姜远身材魁梧,茂密的络腮胡子,一张大圆脸,长期在高原被日光晒得通红,手持两板大斧,上下翻飞间就把射来的弓箭尽数格挡开来。
杨文弘,一枪此处,直取姜远的中路,姜远看一杆长枪刺来,左手收斧,防御中路,右手持斧砍向杨文弘,不料杨文弘此招不实,快到中路的时候,举枪挡开了右斧,长枪快速的吞吐,一枪刺中了姜远的左臂膀,姜远的左手斧子一下没有握住,掉在地上,此时双方的马匹高速通过,杨文弘又快速的连挑三个勇士,一时间勇猛无比。
姜远与杨文弘错身间,就被杨文弘所伤,这时杨文弘身后的士兵纷纷接踵而来,纷纷挥舞兵器朝姜远攻了过来,姜远腾挪间躲开了左右两侧的武器,可是腰身刚刚坐直,就被一把厚背开山刀,腰斩与马上。
只见以杨文弘为首的锋矢瞬间就把姜远所部的锋矢撞碎了,从中间快速的切开敌阵,敌军的骑兵纷纷纵马从左右两侧避开锋矢,但是此时的损失已经相当严重了,姜远阵亡,手下的士兵损失了近四成之多,这时阵中已无主将,军心顿时就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