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拉开的序幕(1 / 2)
时为北周,虽灭北齐后,国力兴盛,然北周宣帝奢侈浮华,同时拥有五位皇后。
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廷逐渐由其掌控。
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病死,杨坚乘机扶持年幼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然相州总管尉迟迥等人不满杨坚****,联合叛变反抗,但被杨坚所派韦孝宽,高颎等人平定。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定国号“隋”,定都大兴,北周覆灭。
其后,隋文帝采纳高颎(jiong三声)建议,干扰南朝陈。后于突厥之战胜利后,分八路攻陈。于开皇九年(589年)二月,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隋朝统一天下。
时值五胡乱华之后三百年,突厥分为东西突厥两部,当时其所占领版图,为隋朝1。5倍,乃至更多,正值中原元气大伤,刚刚恢复之际。
而隋文帝的统一,却为华夏大地,赢得了十几二十多年的喘息。
隋炀帝,更是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数百年来,隔绝开来的南北两地。因自制,所产生的敌意在往后的日子中,逐渐缓解。
而因此,还新兴起了扬州等南方重要贸易城市,成为华夏经济重心之一。
表面看来,一切欣欣向荣,然则,在这急速发展的繁荣背后,带来的,却是无数的矛盾,还有百姓的痛苦不堪。
大运河和长城的建造,往返者,十不足一。
自古以来,民不聊生之际,便会孕育乱世。
而乱世,又会造就英雄。
尽管现在,也说不清道不明到底是乱世造英雄,还是因为英雄,而有了乱世。
不过,一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如此内忧外患,内有混乱不堪的中原,外有史书记载,突厥等外族最为强盛的时候,我们的英雄,又会做什么事情呢……
柴火,在巨大的铜盆中,剧烈的燃烧着,时不时,还发出咔吧的声响。
然而,纵然这个大厅内,已经点燃了六个巨大的铜盆,却依然驱逐不掉大厅内的寒冷。
这种寒冷,不是因为温度,而是因为气氛,以及此刻跪在地上,那个衣着破烂之人,徐徐道来的话……
“事情的经过,就是如此,还望大人念在兄弟们这些年一起出生入死的份上,点齐兵马,捉拿龙山林内的恶贼!为我等兄弟,报仇雪恨!”
说罢,那个衣着褴褛之人,便用尽全力,一头磕在地上。
木质的地板,也因此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动,碰的一声,让人听了,能感受到里面,包含的浓浓的怨毒与愤怒。
可谓情感饱满,诚意十足。
许是念起最初大隋统一之时,此人便早就跟在自己左右,虽其能力平平,然却是最早跟随自己的亲信。
这才给了其一个百夫长的职位,平日里,负责此处的守卫。
然而,今天中午之时,派其公干,走趟官差,就是为了让他有些功绩,之后可以提拔。
哪怕做个千夫长,棋牌馆,到时候,他也可以安排了。
然而,却没想到,路过那龙山林,竟然遇到一个劫匪。
只因看中自己赐给的一杆枪,竟然他这位兄弟,险些遭遇大祸。
这次公干,却是功劳没有,却要吃干系了。
还好的是,他在这一片地方,有些话语权,可以将此事遮掩过去那份差事,今晚派其他人赶路,还是可以来得及的。
否则,失去一百三十七口属下,他也要难办了。
此时看到这位兄弟如此样子,心中,却是又急又怒。
“那人是哪里来的,生的什么样貌,在此之前,为何从未听说过,我们这一带,有这一号人物?”
说话间,语气中带着一丝狠厉,想来是动了真火气了。
“李哥,那家伙身高七尺,看年岁,容貌,也就十六七左右,此前龙山林从没有这一号人物,而且,听其说话,口音,都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应该,是今日才盘踞此地,做了那劫道的活计的。”
说话间,那前面跪着之人,却是面露大喜之色,直起了身子。
听李哥的口气,此间事情,却是不需要他但干系了。
而露出的面容,却正是龙山林间,死里逃生的廖头!
“廖老三,这事儿你放心,我记在心里了,有机会,我一定召集人马,将那人杀了,以报兄弟们在天之灵。不过,眼下,我们还需要完成一件大事,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要是办不好,别说是你,就连我,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可是……难道就让他在龙山林逍遥,不去管他?!”
廖老三自然知道,李哥眼下接到一个任务,十分重要,可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情。
自从从军以来,大隋建立以来,他何时吃过这样的苦头。心中自然是怨气满满,放不下这事。这时,也不由得多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