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陈布雷的二、三事(2)(1 / 1)
据说,当时陈布雷趁空对蒋介石说:介公,郭沫若这几年已不参与政治了,据说郭沫若在日本10年,主要是研究殷墟甲骨文和殷周青铜器铭文。你看,这是他最近写的关于考古的书。说着递上书去。
蒋介石当然不会认真的看郭沫若的书了。蒋介石不吭声,等一会儿问:他是在研究乌龟壳和骨头?
陈布雷说,不错,是在研究古代历史。这是一个人才,人才难得啊!
蒋介石说,可是他写我的文章!
陈布雷鼓起勇气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是各为其主。我想,把这种人才搜罗起来,正可以说明领袖的宽容大度,用人唯才。
蒋介石说,那么这个通缉令?
陈布雷说,我看正好以抗战开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为理由撤销这个通缉令。”
蒋介石不吭声。
陈布雷又说,介公啊,郭是日本通,我国抗战理应借重他;而且,他现在处境很危险,日本政府派人严密监视他。”
蒋介石点点头说,那我就写一张手令,撤销通缉令。
陈布雷很高兴。但转念一想,不对,他又说道,介公海量,捐弃前嫌,重视人才,海内外所景仰。但是这个撤销通缉令的命令不能马上公布,一公布,日本人就全知道了,反而使郭沫若走不脱了。介公,这事请交给我全权处理好了。
于是不久,郭得以顺利回国。
蒋与陈的对话是不是如上所说,现在无以考证,但陈在郭归国这件事上,去向蒋疏通,并事先事后作了一系列准备,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笔者仅作一记叙,不作评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