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四位奇女子(2)(1 / 1)
(三)。
1938年6月战时儿童保育杭州会浙江分会成立。彭惠秀,李家应都为15名理事之一。这年9月,李家应接替彭惠秀出任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第一保育院院长。(前文已详细叙述)现有文曰“抗战期间,这位安庆女子,在浙江丽水一个叫碧湖镇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弱女子难以创造的奇迹。”
1942年李嫁给韩祖德,大金融家金润泉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联手为他们证婚,孙多慈为伴娘。
当然,李家应的全国闻名,不是因为桃花故事。国民政府为表彰八年抗战功臣人员,特地向他们颁发“八年抗战胜利纪念”勋章。第一次公布的功臣名单,只有三位妇女列入:第一位是宋美龄,第二位是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长熊芷,还有一位,就是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第一战时儿童保育院李家应。
在保育院成长的无数孩子,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成为我党的骨干,有的被“国民政府”所用,从而使李家应名声大振,她还被浙江民众推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出席当时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大会,成为“国大代表”。因为人们永远记住这位在抗战中浙江无数难童的“妈妈”..
(四)。
爷爷在抗战期间兼任浙江省教育厅方岩,松阳和云和地区办事处主任,和许绍棣当时是直接上下级关系,
而杭州奶奶彭惠秀的1923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本科,与郁达夫爱人王映霞先后同学。
她与李家应是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第一保育院前后任的院长,当时也是许绍棣的部属。
许与孙的婚礼,李与韩的婚礼,他们当时是一定参加了的。如何参加,当时具体情况又如何?如今,恐怕没人能够说清楚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刚从新疆回来,就找到家里来看望彭老师,并向她详谈自己***前后在新疆的遭遇等等。”——摘自康铁城00博客《怀念我的岳母彭惠秀老师》
但当改革开放以后,其他许多人,许多次问起杭州奶奶这一连串故事时,她始终是微微一笑..
(五)。
徐悲鸿在失去孙多慈后,又与蒋碧微离异。蒋碧微后嫁给了又一位曾任浙江教育厅长的张道藩,这段故事在当时也弄得全国闻名。
看来,美女,才女喜欢嫁“公务员”,不是今天才有的事!
写以上这一小段文字,不想说明什么,只是爷爷和杭州奶奶绕不开的一段历史经过。
以上这几位女子,不管当代人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她们一定够称得上“民国抗战时代的奇女子或风云女子”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