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惊觉(2 / 3)
风夹着雪花呼啸而至。马车里越来越冷,姐弟俩只好离开官道,去金福说的那个茶楼避风雪。
茶楼临着一条荒僻的小路,说是茶楼却十分简陋,只是一个将将能躲避风雪的竹棚子,也不分雅间散座,只在最里面用几块木板简单地隔出两个隔间。好在棚子里炭火烧的极旺,热气扑面,冰天雪地的也算难得了。
这里平时也没什人,这会却挤满了从官道拐过来躲风雪的客商。掌柜和一个小伙计忙的脚不沾地,嘴却笑得合不拢。来的都不是人,是银子阿!
东阁跟先来的客人说了半天好话,又给了几两银子,好歹腾出一个隔间带着若瑶坐进去。姐弟俩点了些茶点慢慢吃着,又吩咐伙计给外面照看马车的金福送去一大壶热茶。
若瑶一杯茶还没喝完,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声念诵,“…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词!好词!秦王殿下果然文采风流!”
众人阿谀奉承的叫好声中,东阁好奇地伸长脖子往那边张望,若瑶却脸色惨白,心脏几乎跳出腔子。
这首伟人诗词在她的前世可谓人尽皆知,可是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秦王所作?难道……
想起西宁候寿宴上秦王的神情举止,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若瑶心头,她狠狠地揪着胸口,满胸恨意胀得她喘不过气。
回头瞧见面容狰狞的若瑶,东阁惊道:“四姐你怎么了?”
若瑶缓了口气,“没什么!就是感觉秦王这首词惊才绝艳,不如……你去把那首词抄回来,咱们细看?”
东阁也正有此意,出去功夫不大已抄录了整首词回来。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东阁摇头晃脑的细品,若瑶却是冷汗涔涔。
整首词一字不差,她仅有的一丝侥幸荡然无存,除了那个混蛋转世成了秦王,这件事还有什么解释?
这种诡异的事情如果不是她亲身经历过,无论如何她也不敢相信!
冤家路窄!
是佛祖给她一个报仇的机会,还是警醒她因果循环?
“请你多行方便,内子身子有些不舒服……”
“不是小人为难两位贵人,是真没雅间了!方才那位公子出了五两银子才让人腾出位子,小人实在不敢去打扰。”外间杂乱的争吵声惊醒失魂落魄的若瑶,她松开攥得生疼的手指,抄录诗词的宣纸跟她的心一样早已皱成一团。
为了转移注意力,若瑶透过木板的缝隙打量着刚进门的俩人,二十上下岁的模样。男子清瘦的脸上眼波炯炯,神情却有些慌张。穿着左衽蜀锦棉袍,领口袖口绣着金丝万字纹,下摆上满是污渍还刮了个大口子。腰封上没有佩饰,只挂着一个半截的墨色缨络,像是被刀剑之类的东西割断的。
女子整个人裹在宽大的律紫团花海獭皮氅衣里,看不清长相只露出尖尖的下颌,不停地咳嗽像是染了风寒,可手掩唇角的动作却优雅至极。
这俩人肯定大有来头,估计是遇上了什么麻烦了。
若瑶还没打量完,东阁已走出隔间,高声请俩人进来。
男子满口称谢,扶女子进来瞧见隔间中还有女客在,忙又退了出去。
虽然是惊鸿一瞥,若瑶却心惊不已,前世今生她绝对没见过这个男子,可为何这么面熟?
有那妇人在,东阁也不好在隔间里坐着,就陪那男子一同去外面散座。
虽然埋怨东阁莽撞,若瑶也没狠心把落难的妇人赶出去,亲手给她倒了杯茶。
妇人敛袖施礼却没摘下风帽,接过若瑶递过来的茶,略一迟疑便举到唇边轻啜了几口。
若瑶姐弟用的茶杯茶叶都是随车从候府带来的,虽然不是上品也比茶棚中的好很多。看着妇人难以下咽的模样,若瑶断定此人非富即贵,绝不是寻常百姓。
妇人没有开口的意思,若瑶也不想跟她多说什么。萍水相逢对方又陷在麻烦中,她自忖没有能力相帮,又何必多做纠缠?
坐了一会,金福进来回禀官道畅通了,若瑶便起身跟那妇人告辞。
妇人起身施礼,尚未开口,外面突然冲进来一伙人。大冬天的却各个穿着墨绿的绫绸袄裤,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像好人。
领头的歪带着顶海龙皮帽,在人群里瞄了几眼,上前一把抓住男子衣领,狞笑道:“你那小娘子呢?快交出来,爷就饶了你一命!咱们安平伯的世子看上她,是她的福气……”
若瑶眉头微皱,原来是安平伯世子看上这妇人的美貌了。念头还没转完,她眼角却撇见那妇人像松了口气似地,捂在心口手竟慢慢放下。若瑶心中一凛,事情好像不对劲!
正在跟男子说话的东阁抖落身上的茶渍,拦住海龙皮帽子,厉声喝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当街强抢民女,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海龙皮帽子冷笑道:“咱们世子就是王法!你家邱德大爷的话就是王法!你个穷酸小子再多管闲事,爷就让你尝尝什么叫王法!”
说着一甩胳膊,东阁顿时被甩到一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