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藏龙卧虎(求推荐票)(1 / 2)
京师的酒馆分上中下三等,“大酒缸”是最低级的一等,直径六尺有余的酒缸,一半埋入泥中,上覆木盖,就是酒桌,各据一方,自斟自饮。下酒菜一向是自备,好在大酒缸附近,必有许多应运而生的小吃摊子,荷包里富裕,买包“盒子菜”,叫碗汤爆肚,四两烧刀子下去,来碗打卤面,外带二十锅贴,便算大酒缸上的头号阔客。倘或手头不宽,买包“半空儿”下酒,回头弄一大碗麻酱拌面果腹,也没有人笑他寒酸,一样自得其乐。有时酒酣耳热,谈件得意露脸之事,惊人一语,倾听四座,无不投以肃然起敬,或者艳羡赞许的眼光,那种痒到心里的舒服劲儿,真叫过瘾。
因此,大酒缸虽说是贩夫走卒聚饮之处,却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尽有怀才不遇的落魄文人,身负奇能的末路英雄,在此借酒浇愁。各大镖局都有人干这个,李存义万通镖局也有徒弟干这一行买卖,一半是为了结交这类朋友,更重要的是打探消息。因此,提起德胜门外驴肉胡同口的大酒缸,江湖上亦颇知名。
李存义在直隶一带的名声响亮,但是北京的分号他极少过来,这里的常客却不认识他。
“朱贵,你急三火四的把我叫到这里,有什么事儿?”李存义问道。
大酒缸的店主名叫朱富贵,江湖人敬重绿林好汉,就把他比作了梁山泊的旱地忽律朱贵,他也乐的接受这个称呼。朱贵学武的天赋平平,功夫在师兄弟中算是稀松平常,但是人机灵眼头子活络,又极为忠诚缜密,是李存义倚为腹心的左膀右臂。大酒缸的柜房后面,专门有一间密室,若有机密大事儿,都在这里商量。
“师傅,刚才我步兵统领衙门的人说,刑部侍郎徐承煜要带人去廊坊,步兵统领衙门的人吹牛,说是张德成的天下第一团在廊坊抓了一千多的洋兵俘虏,徐侍郎要亲自带人把俘虏押解过来???我觉得这事儿邪乎,正好您老不是刚从廊坊过来,就打发人请您过来。”
李存义还没说话,跟在他身后的三猴子袁坤立刻就炸了毛:“张德成?就凭他也能抓一千多洋兵俘虏?这是咱爷们跟着钦差方大人打的,军火器械还是我和尚师兄从西沽武库抢???噢,搬回来的!怎么就成了张德成的功劳了?”
李存义一摆手:“徐承煜?是不是徐老道的儿子?先甭废话,让我过过脑子捋一捋。我这次来京城,钦差大人特意吩咐过,就算是荣中堂亲口问前线的战事,也只含含糊糊和他打个马虎眼。徐承煜怎么会知道的?”
“师傅说的没错,徐承煜就是大学士徐桐的儿子。您想想,咱们大营里那么多的团民,可不是都和您老人家一条心,想攀着端王这条龙尾巴飞黄腾达的不知道有多少,这消息恐怕早就透出来了!”
三猴子一拍脑门,蹦了起来:“我明白了,徐承煜这是要贪天之功为己有啊!师傅,你想想啊,甘军和团民打使馆打教堂,一个多月连洋人的毛都没碰着一根,咱爷们在前线打了那么大的胜仗,徐承煜肯定是奉了他爹和端王的命令,要去廊坊捡这个现成的便宜!”
朱富贵叹气道:“算了,咱们都是无谓操心了,朝廷的事儿就让那些大人们狗咬狗去???师傅赶了一夜的路,辛苦了,海淀的莲花白,您老闹两盅喝了好睡觉。”
李存义怒道:“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这一仗打下来,咱万通死了十多个,伤了残了的还有四五十,镖局子里一片片的白幡,婆娘娃娃堵着大门哭,听的我心都碎了!就这么平白的被人抢了功劳,老头子能对得起伤亡的弟兄们吗?那些婆娘还不拿纳鞋底子的大针戳我脸?死了都没脸见那些阵亡的师兄、师弟、徒弟、师侄!”
朱贵为难道:“别说咱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方钦差恐怕也没办法。您想啊,徐承煜是二品的刑部侍郎,他爹是大学士,方大人是五品的军机章京,那差着天与地呢!”
三猴子袁坤一碗莲花白下肚,端着空酒碗冷笑道:“咱天津卫的爷们,要操就操娘娘,要劫就劫皇杠!吴秃子一个飞贼,御审的时候就敢当面把老太后叫‘老娘们’,菜市口三千六百刀凌迟的时候,硬扛着千刀万剐都不吃鹤年堂的麻药‘鹤顶血’,咱爷们未必连个飞贼都不如?再说了,刑部侍郎算个蛋,你是没见咱方大人的本事,八国的洋兵合了伙碰见他老人家都崴泥,就凭徐承煜就能治得了他?”
说起方翔,袁坤满眼的倾慕之情,这令朱贵有些惊诧,这位小师弟一向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脾气,难得见他佩服过谁。
李存义手捻胡须信心满满的道:“是这话,我还真不信徐承煜能治的住方大人。”
朱贵眼看师傅不听劝,治好叹气道:“可徐承煜是刑部侍郎,徐桐也正得宠,他要是硬逼着方大人交出俘虏,方大人难道可以硬顶着不给?方大人是朝廷的命官,不是咱江湖的好汉,官身不自在啊!只要俘虏被徐承煜弄到手,咱就是有天大的功劳也得被埋没,谁敢把这事儿报给老佛爷知道?上司夺了下属功劳的事儿,咱大清还少吗?多少战将杀的尸山血海,功劳被主帅给吞没了,心黑的还要杀人灭口!”
李存义的脸色凝重起来,这种上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