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宴无好宴(上)(1 / 2)

加入书签

张家口是晋商和俄国、蒙古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尤其是到了清末之后,随着钱庄票号的发展,西帮晋商的地位更是空前的重要。左宗棠出征新疆,却苦于没有军费,大德通票号东家巨商乔致庸,一出手就是三百万两白银,解了左宗棠之急,这才成就了左宗棠抬棺入疆收回河山的壮举。

最近几十年,北中国几乎所有省份的藩库都由晋商代理,税收、厘捐都要经过票号的手,西帮和官府紧密联合,买卖更是做的如火如荼。

到了光绪年间,大清向蒙古王公传旨都不必派钦差了,直接把电报打到西帮在口外的分号,由晋商代为传达朝廷的旨意,西帮势力之大,几乎超过了口外的官府。

张家口作为沟通关内关外的门户,地位与日俱增,各国公使纷纷向大清总理衙门呼吁,要求张家口开埠,洋人惹不起老佛爷又不同意,逼的总理王大臣庆亲王奕劻几乎要跳河。

随着张家口贸易额的激增,不但是传统的晋商纷纷在这里开设店铺、钱庄、货栈,连千里之外的广商、徽商也带着大笔的银子进入了这里,潮州会馆就是在张家口的潮汕商人的聚集地,用来互通有无沟通消息,同时也对外营业带有客栈的性质。

和晋商崇尚简谱的风格不同,潮州会馆雕梁画栋很是奢华,家具大量使用南洋红木,几根撑起殿堂的大柱子竟然用的是合抱粗的金丝楠木。

方翔暂时下榻在潮州会馆的二楼,楼宇是纯正的中式,斗拱飞檐亭台楼阁,而房间的陈设却带有浓重的西方特点,真皮的沙发、雪花石膏的浅浮雕。吃的用的也是中西必备,吕宋雪茄、兰印的咖啡应有尽有,奥匈帝国的“尼尔”大英帝国的“三个五”,光是洋烟卷就有六七个品牌。

方翔穿着一身夏凉布的长衫,悠闲的抽烟喝咖啡,屋子里的留声机的钢针静静的旋转,巴赫的“c大调奏鸣曲”旋律在屋内轻柔的回响。

看看黄历,又对照了一下桌上的西洋万年历,方翔知道今天是光绪二十八年的六月十八,西历是七月二十五日。

如果自己记忆中的历史没有发生重大转折,那么今天应该是八国联军打进通州,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应该是在几个时辰之前拔剑自杀,大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也被沉入了大海。

用不了几天,重新集结之后的联军将向北京城进发,慈禧光绪也将按照历史的惯性仓皇出逃,方翔也将出发,星夜赶往京畿的怀来县。

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慈禧和光绪将会对方翔感恩戴德,压在他头上的假冒钦差的罪名将被彻底洗清。功高莫过于救驾,慈禧和光绪都已经命在旦夕了,应该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了吧?

到了那一刻,满清朝廷最后的一点利用价值,也将被他榨干···从穿越至今一个多月,等的就是这个!

当然,如果慈禧和光绪不识相,到了这个时候还摆什么天家的威风和大清的威仪,那么,方翔也会毫不留情的将这俩个家伙提前送上西天!

重打锣鼓另开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就是要走一段时间的弯路绕个远而已,就看慈禧这老太婆识相不识相了???半躺半坐在摇椅上,方翔不无恶意的想象着,自己用手枪打爆慈禧脑袋的瞬间!

“大人,大营的兵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开拔,杨一鸣带着您的卫队星夜启程去打前站,按照您的吩咐,他还带了三十多个洋人俘虏,黑夷白夷各国的都有。如果不出意外,轻骑快马三天之内就能赶到京郊的鸡鸣驿。”袁坤踮着脚悄无声息的走进来,压低声音耳语道。

方翔点点头,“嗯”了一声。

袁坤有些不忿的道:“大人,我可是您老人家亲口封的卫队长,怎么让杨一鸣这个小白脸带我的人去打先锋?”

方翔淡淡一笑,也不搭话只是随手递给袁坤一支烟。

袁坤划了洋火点燃,学着方翔的样子抽了一口,呛的直咳嗽。

高天宇、杨一鸣的来历,方翔都有些含糊,但是他们俩用张德成的脑袋交过投名状,这就说明他们对大清王朝没有半点的认同感,要知道,当时的张德成可是穿着黄马褂的!如果今后朝廷拿这个事情出来说事儿,那就是抄家灭门的死罪。

而当时高天宇、杨一鸣竟然没有半点犹豫,砍张家兄弟脑袋的时候,比杀鸡还利索。

就凭这一点,这趟秘密的差事,就只有杨一鸣或者高天宇能办,相比之下,机灵百变的杨一鸣又比性格沉稳的高天宇,更适合干这种秘密的差事。

只是,杨一鸣和高天宇到底是什么来路,一旦他们背后的势力和自己发生了冲突,他们会不会像砍掉张德成脑袋那样,给自己一刀两断来个痛快的,也是很难说的事情。

至于袁坤和尚云祥这些万通镖局出身的军官,他们自幼脑子里就灌满了忠臣孝子的思想,对自己的忠诚建立在“钦差大人”的身份上,到了关键时候,真还不一定能靠得住。

说到底,身边还是缺少可靠的班底,这个事情真是急不来,只能是慢慢考察和培养。

屋外传来了悠扬的管弦乐声,方翔站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