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议和之辩(1 / 2)

加入书签

上海法租界里,一栋美轮美奂的西式建筑,走过缠枝番石榴和海虎图案装饰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满眼青翠的草木,各色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门房的管事穿着柞绸长衫神色傲然,一副宰相门前七品官的神态。

这座花园的主人是大清国的财神盛宣怀,以其妻辛氏命名,被称为:辛家花园。

建筑是西式的,陈设却是地道的中国南方式样,家具选用的都是昂贵的酸枝木、黄花梨、紫檀。在二楼的大客厅里,摆放着十多个硕大的铜缸,里面摆放着雕刻成八仙过海、五福捧寿图案的冰块,老式电风扇吹过的风经过这些造型栩栩如生的冰雕,带来了清凉的风,一扫夏日的燥热。

一个老者坐在白色西洋椅子上,双眼半睁半闭,仿佛是睡着了,在他身旁一个穿着淡蓝色夏布长衫的男子眉头紧锁,磨旋般的打转。

“杏荪,你也是大臣了,养气的功夫到哪里去了?一点静气都没有。”老者淡淡的道。

老人身材高大,双目开闭之间带着目无余子的睥睨之气,右边脸颊上有个清晰的圆形伤疤,这是在马关的时候被刺客打了一枪留下的伤痕。就凭这个伤疤,不用问也知道,他是大清最后的一个重臣,现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

被李鸿章叫着表字“杏荪”的自然是此间主人,大清铁路邮政大臣盛宣怀了。

“中堂,朝廷一日数封电报来催,请中堂进京议和,这事儿怕是拖不得了,老佛爷的旨意里已经透出不悦,这将来对景儿的时候就是罪过!庆王爷和荣中堂的电报,更是把情况说的十万分的危急,我真是顶不住了!”盛宣怀苦着脸道。

李鸿章冷冷一笑:“拖不得也得拖下去,这个时候进京,我李二先生的老命怕是要断送了!你给朝廷回电,就说我病的更重了,实在是不能进京???朝廷中枢的屁股,让荣禄自己擦去,当初他不是上蹿下跳的想废了皇上拥立大阿哥嘛,怎么,现在缩头了?知道怕了?”

盛宣怀摇着头道:“中堂,现在洋兵已经打下了天津,京师危在旦夕,如果您也袖手旁观,谁能挽此危局?这会儿不是和朝廷中枢闹意气的时候。”

李鸿章哈哈大笑道:“杏荪,你真当我是和载漪那些笨蛋置气?我要是有那么大的气性,甲午年的时候早就被翁同龢他们给气死了!杨三死后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当初我在马关和日本人议和,伊藤博文一个后辈就敢那么逼我,倭奴刺客朝我脸上开枪,险些要了我的性命,回到京城之后,李二先生还是汉奸,那些看人挑担不吃力的闲人,倒一个个成了正人君子???甲午年,大清敌日本一国且不能胜,此次和五洲万国为敌,一败涂地在所难免,可笑朝中还有那么些人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肉烂嘴不烂,说是要杀尽洋人!杏荪,你且告诉我,此时若是你去议和,这个和该当如何来议?”

盛宣怀沉思片刻,只是一声长叹,过了许久才幽幽的道:“中堂,恕我直言,你受国恩最重,越是在此万难之时,才是中堂挺身而出救大清国祚的时候,中堂不宜过于思虑个人之荣辱。”

见李鸿章不搭话,盛宣怀心中有些狐疑,咬了咬嘴唇壮了胆子,试探性的问道:“莫非,中堂是听了刘学询的话,心有所动?”

李鸿章腾的一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厉声道:“杏荪,若是别人这么想倒也罢了,你跟我多年,我的心思你难道还不明白?此时是何时?若是我有半点的心思动摇,真的听了刘学询和那个孙文的蛊惑,要当什么‘伯里玺天德’,各地督抚岂不是要起兵勤王来攻伐我李鸿章?若是我不肯束手就擒,那大清真的是要兵连祸结!载漪等人要废了皇上,我直接就对荣禄说,只要他们敢,我就起兵勤王,换而言之,若是我李鸿章作乱,难道刘坤一、张之洞、荣禄等人就不会起兵来攻我?”

盛宣怀不解道:“那中堂到底顾忌什么?难道就任由洋兵杀进北京城?”

李鸿章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苦涩的道:“杏荪,到了此刻,你还看不透吗?老佛爷的心思还活泛着呢,她只要没下定决心议和,我怎么能进京?况且,此刻京城里乱成了一锅粥,皇上的身家性命都险些不保,庆王爷和荣禄为什么急成那个样子?他们也危在旦夕,如果我此时进京,岂不是又多了个瓮中之鳖?只有洋人彻底把老佛爷的念想给打掉了,逼的她没了咒念,这合议才真的能开,此时议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什么可议的?”

盛宣怀听罢,恨恨的道:“老佛爷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信了村愚的妖法,指望着那些八卦教的妖孽来对抗洋兵。”

李鸿章冷冷一笑:“自打洪杨倡乱以来,各地督抚疆臣权重已是不争,老佛爷就指望着朝廷的清流和亲贵制衡藩镇。老佛爷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哪个都不能让出头,哪个也不能打破了!可是清流又不济事,当年的翁同龢、文廷式等人好歹还有点真才实学,现在的徐桐那些老朽都成什么样子?而且现在张之洞这个清流领袖,自己又是疆臣,老佛爷怎么敢靠清流来对抗督抚?老佛爷也就只能指望着亲贵。自打老恭王爷薨了之后,领军机处的礼亲王世铎是个万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