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卖官鬻爵(1 / 2)

加入书签

来时气势汹汹,走时无声无息。

方翔带着大军班师回祁县,本以为这次到娘子关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在铁与血中锻炼一下军队,没想到就只打了一场小小的遭遇战,就这么偃旗息鼓的回师了。

朝廷为了防止方翔贪功不肯撤军,传旨的钦差一天能来两三个,几乎都赶上十二道金牌招岳王爷了。镇守娘子关的方友升、刘光才、李永钦等人,对方翔既喜欢又担忧,喜欢的是他肯在大案里给方、刘等人列名记功,忧的是这位祖宗毕竟年轻气盛,又刚打了胜仗。这要是死赖着不肯走,撤军的事情还真就不好办了。

等到方翔从大营出发,方友升、刘光才、李永钦才同时抹了一把汗,然后命令士兵迅速打包袱,准备向山西境内开拔???什么娘子关天险,爷爷不要了!

方翔走到半路,就有旨意传来,鉴于他在娘子关指挥有方,赏单眼花翎、貂褂、加巴图鲁勇号,另外赏万通镖局的总镖头李存义黄马褂一件。不用问,赏李镖头黄马褂,肯定是荣禄的主意,明着是给李存义的荣耀,实际是卖给方翔一个面子,也是军机中枢拉拢实力派的手段。

大军一路逶迤而行,走的不快,用了足足五天才到了祁县,等到了祁县的时候,居然发现大德通已经人去楼空,慈禧和光绪已经在两天前再次向西开拔,正在前往西安的路上。

这一次慈禧走的时候,已经不像从北京逃出来的那么狼狈了,荣禄收拢了武卫军的余烬上千人,从甘肃赶来勤王的岑春煊的五千人,随从护驾,晋商的“大德通”以及方翔从张家口带来的“恒泰”负责给随扈大军提供粮草辎重。

慈禧一路上地动山摇的走,随扈的军官和太监沿途勒索地方官,吃相之难看令人发指。上万的人队伍,哪个县城能供应的起?缴不起供奉,被代理前路总办的岑春煊骂的狗血淋头甚至摘了顶戴花翎的官员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不少地方官受不起逼勒,干脆扔了官印不辞而别。

方翔幸好是从铸币局弄来了四百多万两银子的巨款,“恒泰钱庄”的傅怀忠又私下和他约定,每年供应给他一大笔银子,方翔则为他争取代理户部的差事。有了这笔钱,方翔的大军才算是能支撑的住。

李鸿章在北京议和,是否割地还不一定,但是巨额赔款是少不了的,而大清哪里有这么多钱来赔?肯定是第一要从洋人那里借款,第二则是靠各省的捐纳报效。

为了凑齐赔款,每年都会有一笔巨款汇集到朝廷,现在两宫在外漂着,户部等于没有,谁能代理了这个差事就等于是掌握了大清的财政。这么大的一笔巨款在手里,每年的利息就是吓死人的数字。

方翔和傅怀忠约定,一旦拿到了代理赔款的差事,就以合股的方式开办一家银行,由傅怀忠傅清婉父女管理,方翔派人监督,利润对半分。

每年有了这么一笔巨款的支持,方翔练兵的费用就算是有着落了,现在缺的就是一个落脚的根据地了!

只是,这笔巨款也不是好弄的,晋商后面都有朝廷的大佬支持,各有各的门路。晋商中的每一家都对代理赔偿虎视眈眈,方翔还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把这件事儿搞定。

人走时运马走膘,方翔刚刚走到祁县,正准备向西安进发,祁县的知县就来报告,说是庆王爷奕劻和贝子载振,这爷俩也逃到了祁县。奕劻还算好点,载振一到祁县就耍起了贝子爷的威风,逼着祁县的知县给他准备车马。

两宫刚从祁县出发,随扈的兵马接近万人,祁县的耗子窟窿都掏干了,货栈、镖局、粮行,但凡有车马的地方都搜刮一空,连县太爷夫人的骡驮轿都被弄走,偌大的祁县压根就见不到一头大牲口,让县大老爷到哪里给庆王父子弄车马?

县衙的衙役报告,说是钦差方大人的兵马回师,县太爷就仗着方翔在祁县的时候,俩人有一面之缘,凭着这点露水交情就壮着胆子来求方翔。

芝麻掉进针眼了,巧极了!

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大清国谁不知道,庆王爷的王府号称是“老庆记公司”,买官卖官的事情做的极为公道,只要银子送来,保管让你印把子拿走,那真是童叟无欺,买卖公平。

“老庆记公司”里,庆王奕劻是董事长,儿子载振和心腹那桐分别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所以又有个绰号叫做“庆那公司”。

方翔非常清楚,庚子国变之后,以大阿哥溥儁的老爸载漪为首的顽固派即将彻底完蛋,慈禧能够倚重的就只有李鸿章、荣禄、庆王这些比较务实的一派。李鸿章已经老的快走不动路了,荣禄也是五痨七伤,庆王将大权独揽。

现在朝廷里当家的就是荣禄和庆王了,荣禄做事相对比较稳健,不会轻易承诺什么。如果想要迅速弄一块根据地,发展出自己的势力,那么走庆王的门路是最方便的???庆王爷做买卖多公道啊,这可是大清国有口皆碑的!

给庆王爷送礼是最简单的一件事儿,不用操心费力的打听这位爷的嗜好,庆王只爱一件东西:银票!给他送什么古玩字画等雅物,这位爷也会立刻送到古玩行里变了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