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兵部侍郎(1 / 2)
不得不说,庆王爷办事的效率高的惊人。方翔带着大部队向西进发,而庆王父子则轻骑快马追赶两宫的銮驾。方翔还没到西安,传旨的钦差就抢先赶到。旨意中对方翔在娘子关的战果大加褒奖,更夸赞他识大体顾大局不贪功等等。方翔跪在地上听了半天,才听到自己最关心的内容。
“加封方翔兵部右侍郎,钦此!“
“臣方翔叩谢天恩!”
邦邦邦的磕了几个响头之后,方翔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同时不忘给传旨的太监塞了一张龙头大银票。
“方大人,甭管是两宫行在,还是外官都念着您的好呢,奴才这次可真是开了眼啦,您老人家这手面还真阔绰,今后肯定是公侯万代!奴才就不和您虚客套了,奴才谢大人的赏!”
传旨太监看到龙头银票上的数额,眼前金星乱冒差点就昏过去了,笑的嘴都合不拢。
兵部侍郎?还算不错,这也是从二品的高官!虽然现在朝廷内轻外重,兵部侍郎远远比不上外省的督抚有实权有油水,不过凭着这个头衔,在督抚出缺的时候,倒是可以顺理成章的署理一省的政务。
大清朝廷就是股祸水,两宫銮驾走到哪里,哪里就跟着倒霉。慈禧和光绪到了西安,毫不客气的将巡抚衙门占为己有,临时充当了行在。随驾的军机大臣王公亲贵也纷纷鸠占鹊巢,知府衙门、知县衙门、河道衙门、盐法道衙门,甭管是什么衙门,这些腰间系着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室、觉罗们冲上前去,直接把官员撵出去,就成了自己的居所。衙门被占据之后,其余的人气势汹汹的抢民居,只要是看着比较像样的宅门,一概将主人轰出去,然后大摇大摆的带着随从住进来。
好端端的西安城,不出几天就被这些人搅闹的不成个样子,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慈禧的好心情,反正外面乱成什么样她也看不见,此时她正一边听戏一边吃月饼。
“都甭拘着啦,这里不是紫禁城,没那么多的规矩,小李子,把这盘桂花肘子给荣中堂送过去,他是能吃肉的,我现在脾胃不好,克化不动了。”
整整一只肥腻腻的肘子,重量不下于三斤,被太监送到荣禄眼前,他咬着牙硬塞了进去,撑的眼冒金星还得连声谢恩。
“方翔,你是从南洋回来的,恐怕没吃过咱北方的点心,这饽饽就赏了你啦!可怜见的,洋人的地方除了牛奶就是面包,吃个肉还是带着血丝的,你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
一盘金黄色的小窝头端到方翔的面前,三个一两,每个大小正好是一口,入口绵软香甜,有棒子面的香味也有栗子面的清甜,方翔一口气吃了一盘子,硬是没搞懂这是用什么做的。
“谢老佛爷的赏!臣真是没吃过这种点心,吃了这么多,硬是不知道是什么做的。”方翔装傻充愣道。
慈禧哈哈大笑,满朝文武也陪着笑,笑罢之后,慈禧道:“这是三分的玉米面和七分的栗子面,加奶油和绵白糖做的,洋人的地界没这么好吃的东西吧?来人,再把这盘子马蹄烧饼也赏了给他!”
精巧的青花盘子里装着两个形如马蹄的烧饼,焦黄的酥壳和松软的内瓤自然的分离,掰开松脆的外壳,一股肉香扑鼻。
不得不说,宫内的点心做的确实精致,光是外形就看得人馋涎欲滴了,方翔一口气又把两个酿着肉馅的马蹄烧饼吃了下去。
慈禧看他吃的香甜,心情大好,又命太监:“去,把这盘豌豆黄、这盘艾窝窝都赏了他。”
方翔吃了一盘子的小窝头,又吃了一盘子二两一个的马蹄烧饼,看见又端来两个盘子,急忙摆手:“老佛爷,这让我拿回家去慢慢的品吧,实在是吃不下了!”
众文武顿时鸦雀无声,正所谓,君有赐臣不敢辞,别说是赐菜肴,哪怕是满满的一壶鸩酒也得捏鼻子喝下去,还得磕头谢恩。方翔居然直截了当就拒绝赏赐,这不是嘬死嘛!
“哈哈,眼馋肚子饱了?行啊,小李子,拿荷叶包了,让他带回去吧!”
众人看见慈禧居然不生气,顿时松了口气,同时也对方翔刮目相看???老佛爷对这小子宠爱的很啊!
“你是从洋人地界回来的,洋话能说不能?”慈禧问道。
方翔点头:“臣能说点英语。”
慈禧满意的道:“能通洋话就好,明天在前院设宴,你来应付一下那些洋人记者,把朝廷对洋人的恩典,说的明白些。”
方翔拱手道:“臣遵旨,不过臣年轻识浅,恳请老佛爷派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襄赞一二。”
众人立刻把脑袋耷拉下来,这洋人的事情是好沾包的吗?
慈禧笑道:“你已经是二品的兵部侍郎了,怎么还是微末小员的见识?你现在就是大臣,你问问那些洋人记者,这朝廷里的大臣,他们除了你还认得哪个?去吧,该是历练历练的时候了。”
这话一出口,众大臣艳羡不已,这历练历练就是将来要重用的前奏啊!
现在朝廷对外就靠李鸿章这个李二鬼子了,朝廷里冒出来的这个方翔,又是个从洋人地界回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