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沈旺的感动(1 / 2)
宋福明目张胆的干预此事,以及孙县令畏惧了刘氏夫人的中途掉头,都让李香秀为哥哥的前途担心了起来。
和默娘商议之后,李香秀连夜就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写清楚,提醒哥哥李思远小心广恩伯刘家在他背后使绊子。然后,她又打发可靠的人赶紧赶往京中,送到帽儿胡同的李舅爷手里。
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李香秀只能忐忑的等待着,尽管街坊绣纺的生意越来越顺利,她的脸上却依旧没有任何的笑容,她的心一直在悬着。
一直等到四月底,翘首以盼的李香秀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李忠。
“怎么样?哥哥那边怎么样?”李香秀第一时间就把闲杂人等都赶了出去,立即着急的询问了起来。
“回禀姑奶奶,老爷进了翰林院观政,被授予庶吉士身份了。”李忠骄傲的说着,从贴身的怀里取了出了一封信来,高高的送到来李香秀的面前,“这是老爷给你您的信,姑奶奶请看。”
这一次,李思远的信很简短,说是他收到妹妹的来信后处处留了心,广恩伯刘府并没有为难他,而他也被座师赏识,顺利的入选了翰林院观政,被授予庶吉士身份,一切都是顺顺利利的,让妹妹别担心他的仕途。
李香秀看完了哥哥的来信之后,又转手交给了默娘。有些不大放心的说道,“刘氏让宋福公然威吓孙县令,没道理广恩伯却对哥哥入选翰林院无动于衷的啊,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姨娘别担心,”默娘飞快的看完了李思远的信,斟酌着劝到,“刘氏也就是在安平府跋扈些,可是京都是天子脚下,不是广恩伯刘家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他要动手脚也得能有合适的机会才行啊。”
说完了这些,默娘又转头问李忠,“李老爷这一科的座师可是礼部尚书汪文瑞?”
“是,”李忠有些佩服的点了点头,“主持这一次会试的正是礼部尚书汪文瑞汪大人,咱们家老爷就是被汪大人赏识,才进了翰林院的。”
“这就是了,”默娘的神色彻底的放松了下来,笑吟吟的劝到,“姨娘不用担心了,那汪大人是有名的中直宽厚之人,舅爷既入了他的眼,他肯定会看顾着舅爷的。广恩伯虽然世袭罔替,是公卿勋贵,但是当今皇上很忌讳公卿勋贵和朝臣们过从太密,更忌讳公卿勋贵插手朝廷官员的任命,广恩伯又刚刚被皇上叱责过,他暂时不敢乱来的。”
“可是,”李香秀脸上还带着一丝疑惑,“可是哥哥曾经和我说过,他精通庶务,如果高中之后,宁愿牧守一偏远贫瘠之县,踏踏实实的造福一方,也不愿意入翰林院,整天无所事事的。可是现在,哥哥他怎么会同意入翰林院呢?这其中到底发生来什么事,让哥哥改变了主意?”
“让舅爷改变主意的,很可能是姨娘你呢。”默娘轻轻的一笑,说出来的话却让李香秀大吃一惊。
“我,我,我向来都是支持哥哥的决定,从来没有说过要他改变主意的话啊。”李香秀有些着急的喊了起来。
“是,女先生说的对,”规规矩矩的李忠突然插嘴说到,“老爷原本是打算求了汪大人让他外放的,可是收到了姑奶奶的信后,老爷又改变了主意,听从了汪大人的安排,痛快的入了翰林院,当了观政的。”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啊?”李香秀喃喃的问了一句,突然就红了眼圈,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哥哥,他,他如此全是为了我啊。他怕他自己去了偏远的地方,消息不通,不能及时的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他,他这是要留在京中,守着广恩伯刘府,替我守着刘府啊。”
“舅爷固然是为了姨娘留在了京中,可是舅爷的这个决定却是十分明智的,”默娘轻缓的分析道,“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礼部尚书汪文瑞汪大人别看现在只是个清贵的礼部尚书,那将来是要入阁拜相的,他之前是吏部侍郎,在吏部也颇有根基,他既然赏识舅爷,凭着舅爷踏实肯干的作风,肯定会被汪大人器重,升迁起来肯定要比在地方上要快多的。舅爷如此,不但对他自己的仕途大有帮助,还能震慑了刘氏,让她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姨娘和二小姐下手的。”
默娘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终于让李香秀彻底的放下了心来。
既然哥哥李思远决定在京中常驻下去,手头宽裕了的李香秀自然也要为哥哥打算一番的,她取了五百两的银票让李忠带回去,并且叮嘱他如果他们在银钱上有了困难,一定要稍信回来。
李忠自然是不肯收的。
李香秀这才把自己偷偷的开了铺子的事情简单了和他说了一番,告诉他哥哥既然入仕,钱财的事情就不要担心,一切都由她在呢。兄妹齐心,才能摆脱了广恩伯刘家的阴影。
听了姑奶奶这么掰开了揉碎了的一番说辞,李忠这才放心的收了银票,又匆匆的赶了回去。
知道了哥哥不但没有被广恩伯陷害,还顺利的进入来翰林院之后,李香秀放下心来,笑容终于又回到了她的脸上。
一晃半年过去了,又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
街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