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034章 为知已伤(2 / 2)

加入书签

的大修行者。

因为林君没有从这位大将军身上察觉到半点修行者的气息,也没有看到大将军有任何修行者的手段,更没有观察到稀薄天气元气中有任何流痕,但他从他的眼神中,却已经读出了一切。

就连师叔留在他眉心间的圆点,也似有震动,不安地缩入脑海深处。

面对这样一位大修行者的询问,林君更不敢有任何欺骗,他认真道:“作这首诗的,是一位在边塞长大的诗人,他叫做李白!”

诗仙李太白,出生西域碎叶城,这是前世连小学生都知晓的常识。

兰楚河叹了口气,回想了一遍,再次好奇道:“李白,为什么本将军从未听说过,难道不是本国人氏?”

林君迟疑道:“他已经死了,死前他很想念自己的故乡,所以便作了这首诗。”

这个回答不尽不实,但林君已经尽力,中学水平的他,不可能知道李白太多事情。

兰楚河一听,突然身躯震动,脸上的刀疤抖了起来。

“原来这位李白已经死了,唉,本将却没有机会和这个知已相见,实在是平生大憾!”

突然,兰楚河右眼一滴泪落,无声无息地流入那道刀疤的缝隙中。

这一情景,在场数人看得清清楚楚,但每一位都露出不解和震惊之色。

似乎察觉到自己的不妥,兰楚河勉强一笑,道:“这位知己真的死了吗。”

林君果断应道:“是。”

兰楚河又问:“那他的家乡在哪儿,这位知己虽与本将未曾素面,但只要有空,本将定要去为他扫墓,看看能写出这样一首诗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林君再次为难,但既然已经道出李白的名字,他也不介意再说多一点,便道:“李白出生在碎叶城。”

“碎叶城,很有味道的名字。”兰楚河道:“可是本将也没有听说过,是楚国的哪里?”

林君寻思一番,斟酌道:“我也是道听途说,也许是沙河村附近吧。”

这次,林君是无奈地撒了谎,但他只能撒谎,不可能说自己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因为说了别人也可能不信。

“沙河村,好像是西北偏南的村落。”

兰楚河用手敲着桌案,这时靖王还处于复杂的心态中,生怕触怒这位镇国大将军,并未说话。

在桌案上敲了三下,兰楚河突然正色道:“右军参将杨广何在?”

一位将士奔入内堂,右膝着地,抱手道:“属将在。”

兰楚河道:“速速查明碎叶城的地址!”

“喏!”

杨广立刻退出内堂,带着两位将士,步伐整齐地奔出王府。

兰楚河叹了口气,向靖王道:“王爷,本将有些乏了,日后再来做客。”

靖王忙应道:“随时恭迎将军。”

不过靖王脸色仍是十分复杂,阴郁了起来,显然今天的事情兰楚河很不高兴,而他更不好受。

兰楚河注意到靖王的神色,看了看林君,又看了看雅郡主,最后才道:“这事情也是本将的不该,事先没有打听清楚,不过以本将来看,这首仍是雅郡主所作的为好!”

这诗还是郡主作的,这诗仍是郡主作的,今天这短短的谈知中,兰楚河连续重复这样的意思两次,足见他对靖王和郡主的爱护。

靖王闻言略带激动地道:“大将军的爱护,本王很是感激。”

兰楚河不作回复,脸色平静地带着众将出府。

林君仍是站在原位,心中却对这位大将军十分吃惊。

是啊,诗仙李白的《静夜思》能够传诵千古,又怎么变成楚京的一个笑话,这位大将军用自己的言行为这首诗正名,同时视从未见面的李白为知已,可见这样的人物,眼光是何等的尖锐。

而且,刚刚那位将军看自己的那一眼,让他感受到修行者修炼到一种高不可及的境界时的状态,还有那种返璞归真后透着淡然威压的存在感,都让他无力的仰望。

现在的林君,仿佛看到修行界中,未来自己要走的方向。

在这气氛的熏陶下,林君突然感到自己的识念又强一步,而天地元气在自己丹田的积存又多一点。

这一步,这一点,正是那临门一脚。

他气质为之一变,陡然精神旺盛。

引气入体中期。

林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得以踏入这一步,却是见了这位镇国大将军一面。

而他更想不到的是,日后兰楚河当然找不到他口中的碎叶城,找不到李白的墓,所以回到西北后,他将自己雄师驻扎的城池改为碎叶城,又在那里为李白立了一座墓。

另一个世界课本中的诗仙李白,在这个异世界有了落脚点,有了知已,有了墓,有了故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