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道谢(1 / 2)
方寿一脸不甘不愿地坐在客厅里,小声咕哝:“什么破地方,就这破茶叶,也好意思拿出来待客。”
其实桌子上白瓷茶杯里的茶叶,是张氏送的,不但不差,且还相当不错,不过,张氏平日里也不是奢侈无度的,这茶叶大概也就中高档,不算顶级罢了,此时的茶叶是很贵的,换成小门小户的人家,恐怕连茶沫子都不会舍得喝。
方子明瞪了自家儿子一眼,抬头细细打量客房,客房里的家居摆设都很寻常,全是周知县让手下人帮着置办,和大部分人家里的家具差不多。
不过,四壁上挂了两幅山水图,勾勒的就是泰州的风景,其中一幅是西溪镇,上面绘了‘镇海塔’,塔上明灯大放光明,几个渔民立在塔下举目四望,旁边是辽阔的大海,海中渔船满布。
和现在大部分的画重意,不重形不同,此画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船上的渔夫归家的喜悦表现的分外明细,形貌也是各异,让人宛如直面真人。
另外一幅,则是一条蜿蜒曲折,蔚为壮观的大堰,很明显,任谁一看都知道这正是目前正在修建当中的海堰完工之后的设想图。
作画的人用了相当夸张的手法,海浪绘制的汹涌澎湃,弥漫的海雾,狂风卷起巨浪,击打在石头制成的海堰上面,水花迸射。
海堰内,距离海边并不远的地方,堆积着一片白花花的盐粒,高耸入山,再往后一角,连绵成片的农田,几个农妇在不急不缓地整理田地。
虽然只是两幅并不很大的画卷,包含的内容到十分丰富,作画的人大约也不是什么名家,有些笔触还显得稚嫩,但方子明还是看得入了神。
苏文成正好有空,接到消息便赶了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小客人一脸不高兴,年长的客人看着他家闺女做的画发愣,连忙笑道:“抱歉,抱歉,让方公久候。”
方子明这才回神,连忙拎着他儿子站起身还礼,虽说苏文成只是秀才,可秀才的地位,却并非后世人想象中的那么低下,即使方家是富商巨贾之家,家里人没有功名,真论身份,论地位,他还是比不上苏文成。
“是某打扰苏郎君才是。”方子明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两个人客气几句,苏文成还没有询问客人来历,方子明已经带着十万分感激地长揖到地,朗声道:“犬子给令千金添了麻烦,某在此一则道歉,二则道谢……”
苏文成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要知道,别看方寿年纪小,可他是老来子,方子明今年都五十多岁,宋朝的人均寿命本来就短,五十岁已经是正正经经的老人。
让他给自己行礼,苏文成还怕折寿,连忙伸手扶住,苦笑道:“方公这是做什么!”他这几天忙的一团乱,苏桐根本没和他提起她和方寿之间的闹剧,这会儿自是满头雾水。
“苏某都糊涂了。”
又客气了几句,苏文成终于和方子明分宾主落座,方子明也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苏文成。
说到自家儿子一口气输给苏家的小娘子十几次,方子明脸色也有些古怪,方寿更是气得炸毛,差点儿没蹦起来:“总有一天,我会赢她的!”
苏文成听得目瞪口呆,暗自吞了好几口口水,原来自家闺女还有这本事,怪不得前几天忽然说让他不用费心费力地去统计盐碱田的数目,她已经找到人帮这个忙,当时苏文成还以为是自家衙门里那个书吏让闺女给抓住硬摊牌差事,因着苏桐时不时地去给他送饭,且每一次都不忘用美食,或者一些露指的手套,毛线织成的围脖之类的小东西‘贿赂’衙门里他那些同事,很快就和所有人都熟悉起来。
如今,衙门里一群平时负责工事,不大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呆货,或许连苏文成都不认得,却能叫出苏桐的名字。
莫名其妙的,苏文成才来衙门没多长时间,居然和衙门里那一帮书吏关系十分不错,惹得周知县都很诧异,好几次还感叹苏文成真是好人缘,却不知道,自己完全是沾了宝贝女儿的光。
苏文成自己也忙,既然自家闺女说统计的事不必他操心,他自然就将之抛到脑后,对谁被女儿抓了壮丁,也没太当回事儿。
没想到,闺女竟然是找了个局外人!
苏文成一时有些诧异,目光落到方寿身上,一眼看过去,心里不由暗赞,真是个漂亮孩子,面上虽有几分桀骜,眉眼间尚带着三分疲惫,但眸子清亮,长得十分周正,让人一见就有好感。
“我这孽子从小就喜欢给我惹麻烦,这么大了,一点儿正事儿都不干,读书不行,又不喜欢跟我学经商,我是一天到晚为他头疼,没想到,让令千金一番教训,居然学乖了,竟知道怜惜老弱,拿自己的私房钱去购买粮食,赈济灾民,还对生意上了心,愿意和我学点儿东西,不容易,真是不容易!”
方子明一脸感叹,方寿的面色却是越来越黑。
他爹的确高兴,可这几日方寿过得却是疲于奔命,累的不行,当时苏桐早就和他约好,一切都要他亲自去做,他算了算,把所有的私房钱拿出来,也不够买一个月的粮食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