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十章 怒而兴兵,不吉!(2 / 3)
郎将都没有了,诸生对流落的汉人同胞无能为力,那么现在吕飞都强势把人要回来了,家学严格的诸生岂能坐视不理?这时代的士人,还没有丧尽那种敢为天下先、为民请命的风骨。另外,对一直在向吕飞讨教各种学识,期待做出番事业的他们来说,眼前分明就是个校验胸中所学的绝佳实习所啊。
于是,喜于数算又在吕飞这习得后世初中阶段水平数学的司马错弟子张聪,开始忙碌起统计人员、牲畜数量,分册清算;向来在家族打理杂物又向吕飞请教统筹、组织学的殷肃忙于规划起后勤;熟习经典又新习得宣传、舆论战、心理学的马融家族旁支弟子马维,开始了向往中“政委大能”的对解救同胞的安抚、洗脑、拉仇恨……
如此种种,诸生在统计、后勤、组织、行政、医务、情报等各方面分组开始了各就各位的实习。在他们辅助下,妇孺老弱乘着粗制的大车,由阿里部赔付的牛马拉着,以前被作为“牧奴”的青壮们赶着牲畜,日出而行,日落扎营,吃喝拉撒睡一切井井有条,让吕飞轻松不少,大感欣慰。
汉代所谓“门生故旧”的力量是何其庞大、盘根错节!韩馥富饶的冀州为什么丢得那么轻松?不是因为他太蠢,而是因为他是袁绍背后袁家的“门生”,当时的世俗舆论、情势的发展,让他不得不一步步落入袁绍的陷阱和控制。
眼前这些士子,都是各家族“非主流”的子弟,不然也不能随处乱跑,游学游历了。这样外出的子弟,一来是增广个人学识阅历;二是带着家族对外沟通交好的任务;三是寻求另一种道路以防万一,比如诸葛家三兄弟分仕吴、蜀、魏(龙、虎、狗)。他们既然得承吕飞传授,怎么也让吕飞蒙上“半师”的名头,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会在各方面以吕飞及其身后的“吕家”为核心,而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将很大程度会对吕飞施以善意。
吕飞笑,这些旧知识分子,看来接触、融入、改造改良,是可行的……呵呵。
行了六七日,这天中午,吕飞忽然命令扎营不走了,而且是正规的长住的扎营方式。后面忙碌的马维等人大汗淋漓的赶了上来,奇怪道:“子羽兄,为何现在便停留扎营?”
吕飞笑笑,引他们坐下,耐心解释道:“诸位,未虑胜先虑败,兵家常识。
现在我们虽然已远离阿里部近三百里,但是我们当日狠狠压制了匈奴们,阿里部是否会来袭,谁也说不准。据前哨来报,我们前方四日行程内,都是一路坦途毫无遮蔽,若是被袭……我能保得你们寥寥几人,余者却难说了,不可不虑。
眼前这处,依山傍水,有水源、易守难攻,且地方足可安置这四百多同胞。我们且在这里调养被救族民身体,做好防御工事准备,若是等得七八日无事,则无忧矣,可安然回返;若匈奴胆敢来袭,眼前地利配合众护卫游侠们的力量,足可坚守,让我后顾无忧。”
金浩不可思议道:“匈奴敢如此?以兄当日赫赫之威,彼等竟敢不服?”
吕飞含笑不语。阿里部之所以这么乖,不奇怪,还是因为上层们全被吕飞那磅礴森严的气场给压制了,余下普通匈奴无人领头又慑于宗师威严没有暴起,否则六千多人真暴动起来,也不是自己此行这两百余人可以当得下的,毕竟就算是六千头暴起的猪也能带来很大的麻烦。
历代先天,为什么除了王越刺杀一个小部族首领,没一个宗师会轻出独对数千人,大多就是如班超傅介子虎穴斩首?便是霍去病身先士卒单军转战游击也是带着几千大兵随行的。但就算以霍骠姚十九岁入先天之空前资质,孤军千里闪袭完美大迂回战略,六天破五部,更在皋兰山一战硬碰硬击杀卢侯王、折兰王,斩敌九千俘敌无数,成就军神赫赫威名,自身一万士兵最后仅剩三千;更有箭神李广,率军突入大漠却迷路,后援断绝之下竟至宗师身份奋战力尽被俘……虽说李广以箭入先天,本身近战能力不够强,可是他和霍大将军的实例足以表明,宗师并非毫无顾忌。
兵凶战危,“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是空话。
若是阿里部暴起,结果可以确定——有吕飞这个独特的超级先天在,阿里部最后免不了灭族,但是吕飞随行的那批人,肯定也死个差不多了,这不符合吕飞的计划。失去首批被他潜移默化的亲近中坚精英分子,不仅对自己的人才储备是一大打击,以后在中原行事也必将事倍功半。因为这会让中原士族失去对吕飞的期望和信任——你这个大宗师在场,竟然都不能保全部下的生命安全……因此即便是解救汉民,用的也是阿里勒冒犯后索取赔偿的理由,尽可能不去挑动草原民族的神经。
宗师存在的最大的意义,便是作为战略威慑,就如后世核武器一般。真要宗师上战场,不说宗师本身不愿意,就连皇室都不会允许。对宗师来说,好不容易锻炼到先天了,不享受世俗的尊荣,或者在道路上继续精进,强身延寿,反而要去找死?对帝王来说,宗师毕竟是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武力,不容有失。王越到洛阳开馆收徒,未尝不是因为他效法班定远大胆地跑去羌人部落进行单人斩首,大汉中央给吓坏了,不得不把他弄到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