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群儒舌战(上)(1 / 2)
在并州刺史府使团众不舍而怅惘的目光中,舞姬们袅袅婷婷地退下去了,音乐却是未停,只不过转为轻缓低沉,众多乐器时不时交替响起,成了淡淡的余音绕耳的背景音乐——乐姬们也是要休息的嘛。
殿中气氛顿时又从刚才凝声屏气欣赏乐舞转为热烈的交谈,在王主簿开口赞叹过后,双方你来我往,攀谈吹捧,倒是挺热闹的。
特别是诸生背后的家族,被王主簿下面众人拐弯抹角拉关系,吕飞也只是笑笑——无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身为首脑,手下人的周边利益也是要考虑周到的,不然后院不稳,谁还有那份忠诚给你卖命?
而诸生则是来者不拒,前些时候参拜主公过后,家族的“投资”可是不少,丁口、财物、粮食、各种原材料……就如嫁女送出的嫁妆一般——一来是各家对突然出现的吕飞这个世家子、大宗师的示好,二来则是调配资源使得吕飞这个新兴势力圈更大的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家子弟在吕飞心中的位置。所以现在,就是身为家族一份子,为家族出力的时候了。不说各郡县拔举茂才、孝廉的时候,上面有人能有个优先权,起码也可以混个脸熟,在家族各种行动中行个方便,最次也能起个舆论,广布声名,就像孔融和祢衡般互相吹捧,一个赞对方是“仲尼不死”,一个捧对方是“颜回复生”……士人、官僚、豪门,可不就是这么来来往往,盘根错节的么……
与王主簿笑谈的同时,吕飞冷眼旁观,不用声色,心下却是叹息。势力初起,总得这般融入这个圈子,以后却是一定要打破这种垄断、僵化的态势的,一步步来吧。
酒过数巡,吕飞却是以感慨来时行路艰难为题,请宾客们观赏新编乐舞,王主簿等自是大声叫好。
新乐舞却不是别的,恰是承和开场的《采薇》,同名,来自后来曹丕的《善哉行》中的《上山采薇》。
歇息过的舞姬们又换了一套发型衣饰进来——托吕飞金手指的福,经典的造型真是不计其数。当然,面纱还是不会撤掉的——引得众人顿感殿中一亮,随之而起的悠扬乐声更是相得益彰,引人入胜。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音乐自高昂中回落,复回叮叮咚咚雨打芭蕉般简约清脆的背景音乐,领舞的舞姬明眸善睐,在众人面上环绕一圈退去,众人心内一阵荡漾,却是同样无言……沉寂,是回味刚才的经典,更是震惊于吕飞所作的歌行。
后世三曹之名知道的不少,但是大多人喜欢的还是曹操或者曹植,至于曹丕,因所谓的“七步成诗”事件,可能是极受大部分讨厌的,实则能与父、弟共列“三曹”,曹丕本身的文学素养还是很高的。
曹操生于豪族,亲身经历了大汉帝国由大一统逐步走向连年战争、军阀割据、世家高门如秃鹫般啄食倒下的帝国和孤苦无依的平民的惨象,本身也是数起数落,但是心志极坚,不屈不挠,开国君主(即便没有称帝)的胸怀和丰富的阅历,使得其诗充满慷慨豪迈、沉郁雄浑之势,极为人称道。
曹植则是历史上少见的天赋卓绝的人,在吕飞看来,“天下之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虽然是好笑的夸大,但是其天资却是不容忽视的。不论是前生热血激昂的《白马篇》还是后来被其兄压迫转为悲愤感伤的“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等,都是少见的经典。
而曹丕呢?在吕飞看来,这货其实是三曹中最幸福的家伙,看看,生下来就在蜜罐里,上面的继承人大哥早早就因为给老爹拉皮条挂掉了,打袁绍除了军功还顺便拐了个曹氏家族最喜欢的人妻,继承人之争打弟弟曹植这个政治战力值只有五的渣毫无压力……所以呢,这家伙总体来说是个富贵命,文如其人,这货的诗篇,充满的都是贵气和从高往下俯视的淡然,这从《善哉行》和《大墙上蒿行》等都可以看出。
所以吕飞的“拿来主义”简直毫无压力,诗中透露的旅途艰辛简直太符合吕飞远道而来的“事实”了,而其中苦中作乐的乐观和字里行间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从容,简直就是吕飞这个世家子、大宗师的绝佳写照么!又有个《诗经采薇》在前,简直太配了!
这时要拿曹操的诗那是肯定不合适的,正如后世太祖的《沁园春雪》不能让穿越的小白们随意乱发“王八之气”一样,此时吕飞要是来个《短歌行》,那么吕飞真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此次大汉之行,可以提前买票回家了……
至于曹植老兄么,倒是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剽上那么一剽的,嘿嘿……吕飞心中坏笑。
良久,王主簿深望吕飞一样道:“绝妙好辞!圭可断言,不出旬日,大人之名,复又传遍天下耳!”
言下之意,就是除了家门之名、宗师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