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魂兮归来(2 / 2)
…不揣冒昧,同以配飨……英灵不远,希其速归!……呜呼!尚飨!”
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被马维等几人寻章摘句,推敲无数次,做成的长篇,让吕飞念起来也觉得头昏脑胀,不过好歹随着他大宗师的高超意志支撑,伴着丰满的感情和十足的中气给念完了。
吕飞递出去祭文,以袍袖遮住颜面,高声“大哭”三声,悲声道:“英灵归来!呜呼,痛哉!”随后,连顿三脚。
大凡上位者参与祭礼,只做些样子就好了。就比如鲁国公参与孔子母亲的祭礼,扯住粗大麻绳,连顿三脚,然后宽袍大袖一遮双眼,“悲号”三声,就完事了,放下袖子若无其事地和孔子说“节哀”……
“奉拜!”唱礼官又一声悠长的高喊。
这就是家属们举哀的时候了。
集体的哀礼,按吕飞设定的仪程,方才就没有让家属们参与那些培土树碑中去,统一放在这时进行香火的奉祀,这是培养家族上下一体的理念。当然,墓碑上也有具体的每一个战死者,亲属们一样可以去送花单独悼念。
反正这怎么说就是个家族内的集体丧礼,怎来来都由得吕飞,外人也说不得什么,那他吕大宗师还不可劲地来个古今中外的“拿来主义”么!
“呜呜~”哭的满面泪花的女人们一家家的上前,老幼男子也是跟随,在祭坛前拜倒在地。当然,有了主人吕飞的亲手奉上的三支大香,这些亲人们就不用再上了,要不然百多家都来,多大的香炉也撑不住啊,嗯,也没有主人那么大的颜面。
“请节哀!”吕飞在一旁微微躬身,作为上位者和吊客和间接的亲友,赋以慰问。
随后一家家在哭得几分钟后,便被吕飞轻轻一句劝慰,并亲手相扶中,诚惶诚恐又激动地站起来,再拜倒跪谢下退下去。
过犹不及,一切的哀与激动,都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发酵地让人满意,吕飞如冷眼旁观的阴谋家,如傀儡师般,在轻轻扯动着无形的线。
说慢很慢,说快也很快,百多家亲友都按照流程上来走了一趟。然后,就是单身的家兵们,生前编队的战友们作为亲属,集体列阵,在祭坛前站了,以手抚胸,面色沉肃,低沉地唱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岂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声音渐渐拔高,身为战友的家兵们们声音中渐渐带了悲痛,或是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同战友一般,静静地躺在这里,等着后来的战友给自己唱上送别和欢迎的曲子,只是那时,大概自己也会含笑面对战友和主人,因为自己尽力了么……
如此三遍,声音渐渐沉寂了,家兵们无言地三鞠躬。
吕飞走下台阶,深深看着这些家兵,点头缓缓道:“我,以你们为荣!”对着这些家兵,和后面那些战亡家属们,轻轻俯首,躬身……
“主人!”家兵们和亲属们大惊,急急拜倒。
“都起来!”吕飞沉声道,并且上前亲手扶起一个,“今日,唯一可受得起跪拜的,只有他们!”他指了指后面那碑阵。
“是!主人!”这些人泪溢出了眼眶,曾几何时,自己这些卑贱如蝼蚁的存在,能被天神般的主人这般看待!便是死了,也有这般的哀荣……这辈子,值了!
死亡,没什么大不了!
家兵们和亲属们站起来,吕飞带着安慰的看了他们一眼。
“授勋!”唱礼官赞道。
吕飞走上高台,旁边的吕忠躬身奉上一纸名单。
“战士效命沙场,身后之事不可不重,生前功勋不可不赏!凡有益家门者,各等功勋皆历历在案,以为超擢之据!诸君,且勉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