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安全会议(二)(2 / 3)

加入书签

来顺受的去适应,换来的,是秀水区政府经济的无限膨胀

七月中旬,秀水区上报的招商引资等各项经济数据,稳居江海同级别县区之首,尤其是财政收入,半年实现六个亿的财政收入,而排名丽景市第一、原本在财政收入远秀水区的景华区,半年不过二个亿

从报表上看,秀水区的城镇化似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杨雪心里清楚,秀水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多为政府出售土地收入,真正的国地两税收入,秀水区并不见得比景华区强多少

但即便如此,秀水区的经济建设之成功,还是开了江海省区之先河,成为江海省工作的亮点之一,做为秀水区原区委书记,杨雪被一次次的提起,正是杨雪,一手主导了区的经济建设,至于黄文亭,人们认为他只不过是摘了个大桃子而已

但是,当事人的杨雪,却没有这样的想法,杨雪相信,秀水区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让他惋惜的,是昔日的田园不在

商业在发展,工业在进步,服务业在进步,房地产业是在巨大的进步,在这无数的经济进步中,杨雪唯独看不到,农业的进步秀水区的四个乡镇,除小黄庄乡之外,其他的三个乡镇,过去那金黄的麦田、绿色的田野,几乎全部被林立的高楼、酒店、商场、工厂所代替,而农民,华丽的转身变为了今日的工人,他们似乎摆脱了过去那窘迫的地位,成为了如今城镇化乡村的一员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秀水区,未来的区,还有时下全国各地都在大搞这种区建设,全部是以农村的城市化为代价

杨雪不由得想,会不会有一天,农业,会在这个举国城镇化的国家中消失,或者,薄弱的近似于无?

这并非不可能,十数年来,农业产品的价格稳定,各种物价、生产资料的上涨,农村环境的不足,已经越来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宁肯挣扎在城市的底层,一家大小拥挤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也不要回到那曾被视为青山秀水、绿树成萌的乡村

士农工商,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已经知道,农业为立国之本,而近代的中国,是用了数十年,才解决了温饱问题,难道,现在又开始了舍本逐末?

杨雪陷入了疑惑

众人望着杨雪的眼神,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贺之光的欣赏

贺之光待众人平静下来,方才接着说道:“美食广场大火之后,有些同志建议我对区做出处理,被我拒绝了,因为处理只是一种警示,相比外部力量的警告,我希望看到区主动的去反思,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且避免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当听到区召开安全会议的时候,我很高兴的提前从西平市返回,来旁听这次会议,刚才小杨的话,我总结为一点:态度只有认真、务实的态度,才能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就如小杨刚才所说,我们或许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但我们至少能将灾难的损失降至最低”

在众人如雷的掌声之中,贺之光结束了讲话,他还要赶回江海,常兴涛、袁少卿与杨雪三人将贺之光送至停车场,贺之光与三人一一握手,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当初成立区之时,省里有些同志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看的,所以,你们三个要通力合作,将区打造为江海的一面旗帜,给省里一份完美的答卷”

三人重重的点头,贺之光满意而去,在车上,陪同贺之光的李世博说道:“贺书记,没想到小杨能说出一番这样的话来”

“是啊,有人说,小杨年纪轻轻便官至副厅,是因为运气的缘故,我倒觉的,小杨的成功并非偶然,年轻,意味着被朝气蓬勃,而且,受体制这个融炉的污染也小,今天小杨的讲话,便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李世博呵呵一笑,“贺书记,小杨的那番话是该让某些人听听,要不,安排省电视台播出来?”

“算了”贺之光微一沉思,便直接拒绝,“播出的话,对小杨压力太大”

李世博点点头,他明白这是贺之光对杨雪的保护,“贺书记,你对小杨那么重视,为什么不带在身边锻炼一下?”

“他?”贺之光哑然失笑,“带到机关,那群老油子会把他教坏的,反而是在下面,能锻炼他的能力”

“贺书记对小杨,真是关怀倍至啊”李世博呵呵笑着,一瞬间,他也有些羡慕杨雪了,年轻,又有省委书记贺之光关照,那前途,无可限量

贺之光临走时,出人意料的一番话,令袁少卿心里一凛,他不知道,贺之光只是一个劝告,还是有意的警告,但是不管如何,他对杨雪,都需要重换一个思路

会议室里,众人依然在等着三人,贺之光的一番话,已经为美食方场定了调子,常兴涛与袁少卿当然乐得做个好人,在安全会议之后,杨雪、袁少卿与常兴涛紧急的商议之后,便宣布了对秀水区的处罚决议,分别给予黄文亭、付国平诫勉谈话,给予冯启明警告处分,同时责成秀水区做好在美食广场大火中死伤者家属的工作

安全会议之后,秀水区迅展开行动,班子成员、机关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