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采买年货(1 / 2)
不论那天罗天都的话颖儿听进了几分,不过自那以后起,颖儿白天就不呆在家里了,罗白翰去学堂她跟着,晚上回来她再跟着回来,罗白翰去学堂也再不用罗老头捏着老拳威胁,反而积极得很,把个姚氏气得在家里直跳脚。
罗天都见颖儿终于不在家里晃荡着,时不时地往罗白宿身边凑,也放下了心。比起让颖儿这么个不定时的炸弹在身边,那宁愿去跟姚氏打擂台,好歹罗老头在家里的时候,姚氏并不会在明面上闹得太过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罗老头自入了冬,就一直窝在家里不出门,偶尔实在闲得无聊了,才过来东屋走动一回,看见罗白宿认真念书,边上还坐着罗天都姐俩外加上一个小长辉,又十分快活地回去了。
长辉娘因为放了小长辉在罗家识字,也会时不时地过来串门子,每次来必不会空着手,有时是几颗糖,有时是一篮子自家种的小菜,她腌渍的野果子,更是一罐又一罐地往这边送,长辉是吃惯了,吃得并不多,倒是罗天都很喜爱那个酸酸甜甜的味道,多半都进了她的肚子。
这些时日长辉娘断断续续送来不少白菜萝卜,吃不完都堆在家里,也积了不少,至少整个冬天再不愁没有白菜吃。又兼捡秋时捡了不少山货,如今罗天都和罗名都住的那个小隔间几乎快堆满了,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罗天都如今客串了一把小先生,上午时教长辉和罗名都认几个字,再教罗名都几道算术题,就足够他们俩忙活大半天。她闲着无事,便拖了大木盆,将那些不好吃的野梨野苹果碾成了汁,和方氏两个腌了一小缸泡菜,无论是拌粥吃还是卷了玉米饼吃都十分开胃。
进了腊月后,一直阴雪连连的天气,突然放晴了。这大约是年前最后的几天晴朗日,村人们都从窝了大半个月的屋子里出来,忙忙碌碌地收拾屋子。
方氏这两天也将屋子清扫了一遍,屋里的东西该洗的洗,该扫的扫,该晒的晒,结结实实地忙了两足天,然后便琢磨着再去一回镇上,将过年要用的东西预备妥当。头回去采买年货,只是买了些粮食白面之类的,眼看着年关将近,油盐酱醋都要多备些,还有过年当天敬灶神要用的香烛等等,大大小小的东西一一算下来,要买的居然也不少。
方氏又想着这个时节镇上最是热闹,两个孩子天天在家里忙着干活,一年到头也没逛过几回街,这回便主动要捎上她们。
天气寒冷,罗天都对于逛秋水镇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禁不住罗名都十分高兴的模样,想了想便也答应同去了。
年关将近,秋水镇也比平日要热闹许多,不仅多了几家新开的铺子,连街上挑着担子吆喝的小贩也多了不少。
方氏先去杂货铺兑了一壶豆油,又称了两斤细盐,酱油和醋也一样打了一壶,香烛各买了一把。将这些林林总总的细碎必需品都买好,方氏这才推着车带着两个孩子闲逛。
镇上大半分都是像她们一样来采买年货的人,挑着担子推着板车,也有那买零嘴的小贩,挑着货担,不时吆喝两声,十分热闹。
方氏难得大方一回,买了两串糖葫芦,罗名都和罗天都一人一串。罗天都早过了吃这种小甜食的年纪,只象征性地咬了一颗山楂,其他的都留给罗名都了。
罗天都捏着自己明扣暗扣偷偷攒下来的几文钱,四处搜寻着,好不容易看到个卖手绢荷包绢花的摊子,便和方氏讲了,一溜烟跑了过去,挑挑捡捡好半天,终于买了一支做工稍微精致的绢花。
她忘不了和姚氏打架的那天晚上,罗名都一个人蹲在院子里,静静地瞅着那支被撕破的绢花默默伤心的模样。不过是个不值钱的小玩意,却让姚氏和罗白秋那样舍下脸面,为难一个孩子。她虽然不喜欢罗白宁,但是比起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她更讨厌身为长辈的姚氏和罗白秋。
若是没有姚氏和罗白秋的默许,罗白宁也那样嚣张地找上门,发狠地打罗名都吗?虽然平日里她都是亲亲热热地一口一个大姐地唤罗名都,可是心底里却是把罗名都当成女儿看待的,自家孩子受了欺负,她人小力微,帮不上忙,更让她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照顾好这个孩子。
罗名都这个年纪最是小姑娘爱臭美的时候,可是却因为家里的原因,一天到晚灰扑扑地蹲在灶间地里干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罗白宁显摆着她的那些小玩意,哪里会有不羡慕的。
“姐,你戴这个吧,衬你肤色。”罗天都将手里的绢花塞到罗名都手里,道。
罗名都顿时愣住了。
方氏又挑起了眉,问她:“你哪里来的钱买的?”现在家里的钱都掌在她手里,罗天都问她要钱,买了些什么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她也弄不懂这孩子手里的钱到底从哪里来的。
罗天都便仰着脸,有些得意地道:“我攒的。”
方氏无语了,伸手在她脸上拧了一把,道:“怎么攒的?”总不会从天下掉下来的吧。
罗天都便笑眯眯地解释着:“娘裁衣服剩下的布料,我找大姐做了几副手套,放到里正娘子那里卖的。”因为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