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嗟来之食(1 / 2)

加入书签

方氏将旧衣服摊开放在桌上,露出一大包铜钱,姚氏看到钱,心不甘情不愿地闭上了嘴。她就算看罗白宿再不顺眼,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倒是罗老头顿时涨红了脸,瞪了罗白宿一眼,道:“这是干什么?眼瞅着快过年了,你这是故意让我心里不舒坦么?”说完把衣服照旧包好,递给罗白宿。

和姚氏不同,罗老头向来极少喝斥身为儿媳妇的方氏,就是方氏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当,那也是骂自家儿子,给媳妇留两分脸面。就像这回,罗白翰巴巴地带了个颖儿回家,他实在看不惯,也只找自家儿子出气,很少去寻颖儿的麻烦。

罗白宿却不肯接,按着罗老头的手,道:“爹,你就收下吧,也让咱家过上一个安稳的新年。”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罗老头就是有再多的话也全都咽了回去。他扫了一眼在旁边虎视眈眈的姚氏,重重地“唉”了一声,也不知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方氏只拿了六百文钱,也不肯多要,罗老头有心帮衬他们一家,特意挑的最肥的那块,砍了六斤,又将厨房里已经凝成块的猪血,捡了一盆让方氏端了回去。

下午的时候,罗白秋和罗白翰一起进的门,同来的还有几个和罗白翰相熟的书生,都是听说罗家杀了年猪,跟着过来混一顿吃的。

罗老头因为颖儿的事,这些天对着罗白翰都没有好脸色,这会儿看到罗白翰的同窗,到底是外人,要给罗白翰留几分脸面,便没有再骂他,极为客气地打了招呼。只是那几个同来的书生,虽然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过,却开口闭口地“子曰”圣贤书,罗老头种了一辈子的庄稼,连大字都不认得几个,听着他们说话,觉得酸溜溜的,一句也听不懂,便只略坐了一会,就叫罗白宿出来陪客,自己去屋里歇着。

罗白宿自打太爷过世就没有进过学堂,闲时就是自己读书连文章都很少写,跟罗白翰的这几个同窗实在不熟,委实也没有什么话说,只是陪衬一般坐在边上,听他们高谈阔论,相互吹捧,牙都要酸倒了。

反倒是姚氏,听到那些酸书生奉承着罗白翰,心里十分得意,真恨不得日子“倏”地一下子就过去,好让罗白翰去参加秋闱,考个举人回来光耀门楣。又兼罗白秋回家,她自是要拉着罗白秋好生说几回话,便摆起了老太太的谱,不肯亲自下厨房,只指使着颖儿去厨下做饭。

东屋这边,方氏老早就把饭烧熟了,煮了一锅酸菜猪血汤,又炒了两个菜,打发罗天都去喊罗白宿过来吃饭。

罗天都跑到正屋,姚氏和罗白秋罗白宁窝在房里说悄悄话,厨房里只有颖儿一个人在忙活。堂屋里烧了一根老树桩,罗白翰带着几个同窗坐在堂屋烤火,她冷眼瞧过去,发现都是罗白翰平日走得近的几个书生,那个韩子承赫然也在,大冬天的也不嫌冷,还穿着件青衫,外面连件袄子都没有。奇怪的是看罗白翰和他熟稔的样子,似乎关系还很亲密。

她不由纳闷了。上次在“聚福楼”吃了酒,没钱会钞,那几个书生十分没义气地溜了独留下罗白翰一个人,分明就是拿罗白翰当成冤大头了,如果是常人,只怕早就翻脸不再往来了,怎么罗白翰照样跟他们谈天说地,那交情丝毫也没受影响。

她只在边上站了一小会,就听到那几个书生变着法子来夸罗白翰,一个夸他是少年英才,他日必然高中,一个赞他才高八斗,来年一定金榜题名。几人你唤我一声世兄,我回你一句贤弟,相互吹捧,那神态语气活似明年秋闱中举十拿九稳。她老爹罗白宿坐在角落里,像根木头似的一边烤火一边打呵欠。

罗天都翻了个白眼,冲着罗白宿喊了一声:“爹,娘叫你过去吃饭。”

罗白宿顿时精神一振,抹了把脸,对着罗白翰道:“我先过去吃饭了。”

罗白翰明知道今天杀了年猪,厨房里正在炖肉,也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倒是罗老头听到罗天都的声音,开了房门,道:“就在这边吃吧,把你媳妇也叫过来。”

屋子里的姚氏便咳了一声。

罗天都才不肯为了一顿饭看姚氏的脸色,便拒绝道:“爷爷,娘把饭都做好了,我们还是过去吃,不然都要剩下了。”

“天气这么冷,留着明天吃也是一样的。”罗老头倒是一门心思想照顾好老大一家。

罗白宿也道:“天也不早了,我也想早些吃完好看会书。”

说起读书,罗老头便不言语了,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回去。等罗白宿走后,罗老头又瞅了瞅堂屋里和同窗正谈得热烈的罗白翰,丝毫也没有起身相送的意思,心里不免又重重地叹息一声。

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呢?

罗白宿跟着罗天都回到东屋,方氏已经摆好了碗筷,见他们爷俩回来,舀了温水净了手,一家人才坐着吃晚饭。

“你过去的时候,你爷跟你奶没留你在那边吃饭?”方氏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问了一句。

“出来的时候,爷爷想让咱们一家过去吃饭,我和爹没答应。”罗天都正喝汤,听方氏这么问,放下碗,回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