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脱险结友(2 / 3)
又昏迷过去。
年青人探了探他的脉后知道暂时无妨,于是劝韦天宇道:“公子不必悲伤,晨大叔是血气壅塞昏迷,只是他现在身受重伤,经不起剧烈的颠簸,眼下最要紧的是找辆车来将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疗伤。”
韦天宇经他提醒,将晨严拜托年青人照顾,自己骑上马奔回云阳县城,叫了辆马车出城将晨严和那个年青人接回来,安顿在云来客栈后院。
客栈里的人早请来了大夫,号脉、开方、抓药、喂药,一直忙到将近掌灯时分。年青人知道晨严受的是内伤,怕寻常大夫误诊,故而一直在旁照拂。
等晨严睡熟,韦天宇安排了一个伙计守在病床边,自己亲自将年青人请到客栈后院的客厅里叙话。
打听之下,年青人名叫王尘封,比韦天宇大五岁,是个孤儿,自小被武林前辈游龙剑侠王悯崎收养,学得高强武功,随师父行走江湖搏下不小的名气。
韦天宇对于侠客事迹书本里读得多,心神向往久矣,又蒙他救命之恩,所以言谈间没有拘束、十分亲切。王尘封也是个少年心性,他得知道勋是个举子,见对方交谈中丝毫没有儒生的酸腐之气,也不象有功名的读书人那般拿腔拿式好摆架子、看不起武人,便觉得与他很投契。两人聊得高兴,韦天宇将王尘封让到客栈酒楼用膳,因没有雅间,两人坐在大堂里边吃边聊。
酒方微酣时,有一个人端着饭碗走过来,上下打量了王尘封一会,扯开嗓门吼起来:“你不是王悯崎大侠的徒弟王尘封师弟么?”
王尘封看清对方也喜道:“你是独行侠杨逸群的徒弟杨阁师兄。”
“不错,不错。三年前王大侠带着你到我师父家去过,我们俩见过面,你我二人的师父让咱们俩以师兄弟相称。”
“是呀,是呀。杨师兄你怎么到这里来啦?杨师叔身体还好吗?”
“咳,师父他老一个人往外跑,把我一个人扔在山里不管,我实在是太无聊了,所以留了张字韦给那老小子后下山到处走走。嘿嘿,我是个山里人,没见过世面,不比师弟你打小就跟着王师伯行走江湖,什么场面都见识过。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王师伯呢?”
王尘封神色一黯:“师父去年过世了,我现在独自漂泊、居无定所。”
“生老病死,这是人间常情,王师弟不必太过伤怀,你一个人行走江湖要是累了,不妨到黄山来找我,咱们切磋武艺玩。”
“师兄说笑了,我的一点微末伎俩岂能入师兄的法眼。”
“师弟太谦虚啦,我这趟在江湖行走经常听到你的大名,你现在是江湖新秀中的一流高手,人称小飞侠,鼎鼎大名,如雷贯耳,不得了,了不得呀。”
“师兄取笑了,我只是做事张扬点,江湖上才会有些许薄名,其实论真功夫我可不是你的对手。”
“哪里,哪里,三年前咱们打了五场,你我各胜两场、和了一场,这几年你在江湖上历练,而我却在山中蹉跎,进步没有你大,只怕已经不是你的对手,难得今天相遇,咱们现在就找个地方练练如何?”
韦天宇赶忙站起来打断:“这位杨兄,王兄是在下的救命恩人,你既然是王兄的好朋友,不妨合坐一桌叙叙旧情,谈谈江湖逸闻趣事岂不更妙。”
杨阁看了韦天宇一眼,道:“你这书生说的也有些道理,我跟王师弟几年不见,要是一见面就打架,是好象不太对呀。好吧,听你的,咱们先坐下聊聊,讲讲故事,聊完了你回去休息,我跟王师弟切磋武艺去。”
韦天宇看出这是个直肠子的憨人,心里生出好感,唤过伙计添上几道好菜,又端上几壶陈酿好酒。
杨阁闻到酒香口水就滴了出来,径直取过酒壶猛灌几口,敞怀大笑:“真是好酒呀好酒,十年的陈酿。兄弟我就好这口,先前要伙计上酒,他们只肯拿酸汤糊弄我,还是你这书生的面子大,吩咐一声就有好酒上来,沾你的光了。我杨阁交你这个朋友,叫你一声老弟你没意见吧?”
“呵呵,承杨兄看得起,学生当然求之不得。”韦天宇呵呵一笑,转头吩咐店里伙计再上两坛好酒,一来是有结交杨阁的意思,二来他见王尘封先前不愿领受自己谢恩的馈赠故而借杨阁来表达心意,三来是想灌醉杨阁免得他今晚强拉着王尘封打架。
三人一边吃酒菜一边讲些故事,初时杨阁讲话还算有分寸,等喝了几壶酒后话越来越多。
“两位老弟,哥哥我这辈子打架只怕一个人,就是我的师父,老小子人老成精,一身丹霞气功练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随手摘下片帜运功一掷,三丈之内就是石头也打穿了,这份功力不是我吹,海内独步也不过分,他的浮溪剑法神出鬼没、变化万端,哥哥我太笨,只学了他一点皮毛,要是我能学到他的一半,王老弟你肯定不是我对手。”
“杨兄太过自谦了,你在黄山潜心苦练,已得师叔真传,我三年前就打不赢你,现在更加不是你的对手。”王尘封谦虚地道。
韦天宇不忿,便激杨阁:“杨兄功夫如此了得,若勤加苦练必定更上层楼,假以时日,四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