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任人唯才(1 / 2)
“另一个新人法国青年罗兰也不错,这位小兄弟有工作热忱,热爱宇宙航行事业,相当敬业,又勤快又能干,在水星上开挖掘机、装载钻石都是他干的。他手脚勤快、虚心好学,返航的时候,他和马芸芸轮流接替付子成驾驶着飞船,已经完全掌握了驾驶技术。他有的技术骨干的潜质,因此,这个青年也应当留下来...。。”
“打住”!
白立文伸手制止了史蒂夫的发言。好奇地问道:“法国人罗兰?这个名字好耳熟,我好像听谁说起过?对了,想起来了,我们前几天在喀什作客的时候,法国大使哈兰顿就提到他的儿子叫罗兰,即将大学毕业,还说作梦都想加入我们公司。”
“他们是同一个人。”史蒂夫笑着对白立文说,“此次去水星的法国青年罗兰,其实就是哈兰顿的儿子。”
“不对,你把我给搞糊涂了,哈兰顿亲口告诉我说,他的儿子过几个月才会大学毕业,到时候他再联系我商谈接受工作的事,怎么会我们刚从喀什回来,罗兰反而跑到了我们前面?”白立文更加疑惑不解。
“是这回事,白先生。几个月前,罗兰不等到大学毕业就离开学校,不远万里从法国跑过来参加我们公司的招聘,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被录取了,这一切都瞒着他的老爸。他亲口给我说的,不会有错。”
“哦,是这回事啊,这罗兰看来是个自力更生的热血男儿,不想背靠老爸那棵大树。”白立文恍然大悟。
这时付子成也插话说:“的确!这个罗兰为人朴实纯真,也很勇敢,临危不乱,算是个人才。”
史蒂夫把身体向后仰了仰,换了一种表情说:
“接下另一个新手中国人陈豪杰就不好说了,他这个人乍一接触,给人印象知识渊博,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了不起。我以为遇上了罕见的绝顶聪明的旷世天才。
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不对劲儿,他的知识也太渊博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石头缝里蹦的,土里拱的,水里游的,没有他不知道的;天文、地理、哲学、机械、军事、历史、宗教、美术、音乐、文学,随便捞出个话题他都能侃两句,视乎天底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世上竟有有这种全才?”白立文好奇地问,“知识渊博并不是坏事呀。”
付子成接过话题,不以为然地说:“不是那样的,接触多了就会发现,他的很多知识和理论多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介于科学和虚幻,真理和歪理之间,华而不实,甚至还容易给人以误导。比如我们谈到必须去水星背对太阳的一面,也就是说水星的夜晚,才方便行动。陈豪杰却说:‘不对,因该去太阳照射得一面,也就是说水星的白天。’
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道理很简单,想都不用想,白天我们的肉眼能看得见东西,不比夜里黑灯瞎火强?’我提想他,别忘了,水星的白天温度高达400℃,会把我们的飞船融化的。
他满不在乎地回答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这点小事,依靠简单的物理知识,随便采取点措施就解决了。要知道,防热和保冷是一个道理,都是防止热量的传递。你没见过人们大夏天运输冰棒时,在盛满冰棒的箱子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棉被,不管外面多么毒辣的太阳,小商小贩走街串巷到处叫卖,整天下来里面的冰棒也不会融化。同样的科学原理,我们也在飞船外面加一层棉被,太阳的热量就传递不进来,我们的飞船不就成恒温了?在水星的白天不就行动自如了?岂不要比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强百倍?’
“听起来很有道理,我和史蒂夫当时听得张大了嘴巴,心说:‘厉害呀!这么天才的构想我们为何以前没有想到,豪杰思维真是活跃,天马行空横行无忌’”。
听到这里,白立文和詹姆斯等人眨巴眨眼睛,听得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夏雨菲和伊莉娜反应快,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她们刚要开口揭开其中玄妙,史蒂夫已经严肃地讲解下文:
“直到第二天我和付子成才迷了过来,飞船外面加一层棉被,在400℃的高温下不就直接点燃了?如何还能起到保温作用?什么天才的构想!简直就是个大忽悠。”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中村太郎说付哥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让新手给糊住了?
付子成无奈地摇了摇头。
史蒂夫接下来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脑袋里的新想法、新念头层出不穷,几分钟就闪出一个,一个小时内他能提出几十个的想法和建议,咋一听很有道理,很新颖、很有创意。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推敲、细心鉴别,就会发现漏洞百出,根本无法实施。
那个陈豪杰每天喋喋不休地给我们出着各种主意,洋洋自得,好像他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转世。到头来没有一条起到了借鉴作用,往往是花了我们很多时间去鉴别其中的迷惑性,以防止被误导,让人误入歧途。
最后我算是看透他了,他纯粹是夸夸其谈、眼高手低,除了一张嘴,什么也不是!他这种人留在飞船上,不但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起坏作用。一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