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潜伏(三)(1 / 2)

加入书签

曹操见到陈登,先是讶异了一下。

眼前这个年轻人,身材削瘦,面有病色,跟自己想象中的陈元龙,??差距不小。

关于陈登的父亲陈珪,曹操还是知道的。?整个官场圈子就那么大,风吹草动都能迅速传遍。可他不明白,陈珪为士,怎的生了一个见风使舵的儿子?

因此,初见陈登,曹操心底是鄙夷的。

挥挥手,道:“吕布反复无定,元龙还是回去吧。”

意思很明白,我不喜欢跟吕布这个家伙打交道,他的事情,无须再谈。

陈登何等聪明的人?曹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尽收眼底?????。可他来此,不是为了帮助吕布,而是为了置吕布于死地。

见曹操不想谈,陈登赶紧问了一个核心问题,道:“公不欲占徐州乎?”

徐州?老子做梦都想!可远远未到时机。

他又重新打量了一下陈登,见其情绪平稳,眼光锐利,心道:你陈元龙意在何为?探我曹操的底细?如果我说我对徐州有意,你是不是就要回去告诉吕布,让他早作准备?

于是,偷换概念道:“徐州为大汉所有,?非是我曹操个人,何来占有之说?”

陈登兴奋的拜道:“早闻曹公一心向汉,果然名不虚传!刚才元龙为玩笑话,当不得真。其实,元龙来此,不是来当吕布这厮的说客,而是为了一件事。”

曹操眉毛一挑:“哦???所为何事?”

陈登面色一沉:“杀人!”说完,右手化拳为掌,猛地向下劈去,似有开天辟地之力,带起来的风,吹动了曹操的鬓角。

面对陈登的腾腾杀气,曹操感觉事情越来越有意思。

吕布本意让陈登来当说客,将徐州牧的名字,揽在怀里。不成想,这名说客,竟然为的是杀掉吕布而来。

曹操略微沉思后,问道:“元龙为何想要除掉吕布?”

说到这件事,陈登就气不打一处来,皱着眉头来回走动,道:“吕布为人,天下共知。先拜丁原,后事董卓,又从王允,实为三姓家奴??????,人所不齿!为人鄙略,可见一斑!想当初,曹公重其勇力,以为可堪大用。没想到,这厮竟然趁曹公攻打徐州,后方空虚之时,相应内贼陈宫等人的呼应,率军夺取兖州,着实让人可恨!”

陈登走来走去,晃得曹操眼累,干脆闭上眼听他说。当他说到吕布三姓家奴时,深以为然,表示认同。

的确,以吕布跟谁谁倒霉的表现来看,除了勇力还能让人刮目相看外,其他基本就是一无是处。这种渣宰,要想消灭也是易如反掌的。

可自己凭什么消灭他?他是不是渣宰,跟自己的利益纠葛不大。虽然自己垂涎徐州甚久,但徐州注定将是自己的,不必急于一时,以免树敌太多,让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但当陈登说到“兖州之变”时,曹操的心脏被恶狠狠的抽打了一下。

那是一段并不愉快的经历,也是一段让曹操深感愤怒的经历。

一切的起因,都源于先父被杀。

一切的后果,都始于陈宫叛变。

一群无耻之徒!

想到这里,曹操攥紧了拳头,“啪”的一声,砸在了床榻上。心底想到:倘若不是陈宫和张邈二人的背叛,引来吕布这条恶狗侵占兖州。则现在的自己,早已成为徐州的主人,何必困于一地,等待时机?三伐徐州,以为儿戏?那需要粮食,很多很多粮食!还好自己及时返回,否则,必将连带兖州一起失去。

陈登见状,知道自己挠痛了曹操的伤疤,激起了那段不好受的回忆。

辩士就是这样,不说则已,只要让他说,总能使对方感到自己被生活欺骗了,或者,感到世界到处充满了阳光。辩士是两极的代表者,他们会随时根据现实状况,改变出言顺序,以达到最佳效果。

但是,激怒对方是不行的,?让对方感到人间到处充满了爱也是不够的。必须激发他们改变这种情况的想法。

陈登如同十九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铁钦纳,将曹操的宫殿,设为实验室,将曹操本人,设为实验对象。

实验的目的,是分析、理解、透知、指使曹操的心理与行为。

在陈登看来,要完成如此复杂的事情,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点:

第一,感觉。即让实验对象出现或愤怒、或欣喜、或哀愁、或快乐的心理感受。

第二,确定实验对象出现以上感觉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联结为复杂的知觉、观念和表象。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设为实验对象,去感知对方现在的心理状态。

第三,解释这种心理状态。

完成这三个基本点,虽然看起来繁杂无比,但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讲,那就是换位思考。

当然了,铁钦纳的研究不止于此,可惜,在此处我们能用到的,只有这些,便不再深究。

于是,陈登慨然道:“吕布此人心怀大谋,却无此能力。因此,元龙请求曹公早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