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抑郁点理论(1 / 1)

加入书签

在看一个人,看一件事情的事情,我们往往都只想看到好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可是一个人,一件事情怎么可能就只有一面呢?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无论什么事物都是多维度,多层面的,而不是一个单面的。只看一面,就是看问题的片面性,局限性,是不能够全面把握住事务的发展规律的。

大家都喜欢把美女比喻成一朵美丽的花儿,去嗅闻花儿的芬芳,欣赏花儿的赏心悦目、姹紫嫣红,但是单纯的一朵花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你把一朵花从植株上摘下来,一会就枯萎了,你也就把它丢弃了,难道不是吗?这朵花只所以存在,因为它与进行着光合作用的绿叶,疏导养分的茎,深入泥土见不到阳光的根是一个整体的,是不能分开的。

眼前的赵晓玲,我看到了她的温柔贤惠,细心周到,天使模样,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她受着抑郁的折磨。作为只有医患关系的我们,我能做的临时就只有这么多了。

“小赵,人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大家都是凡人,靠的都是头顶上这个脑袋去记忆,你看这样行不行啊?我陪着你去跟刚才的那位卖包子小伙道个歉行吗?这样你就不需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好吗?”我试着从我自身克服抑郁的角度出发说出了上面的话。对于饱受抑郁折磨的人来说,如果你一下子能够解决的事情,临时可能稍微有点麻烦,那么尽快帮助他们解决,让其亲眼看见,让其亲耳听到,帮助他们尽量不要再把一些不必要的琐事成为新的抑郁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头脑中的抑郁点(大多数饱受抑郁折磨的人,基本都是些脑力工作者,而抑郁是外界或自身,更多的时候是自身植入没有止境的死循环式的思考,我称其中一件这样的没有止境的死循环式的思考叫做抑郁点)是可以累加,是可以同时并发折磨人的。如果能够及时的清楚潜在的,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抑郁点的事件,那么至少可以减少其头脑负荷。这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基于以上的考虑,我觉得采取先陪着赵晓玲走出第一步开始,就是消除这个可能折磨她的抑郁点。虽然,我现在并不知道赵晓玲头脑中抑郁根源在何处。但是我希望我可以走进她心里的囚笼,找出那个植入或者被植入的抑郁根源,让这位天使从抑郁枷锁中解放而重获新生。我知道赵晓玲很难说出这个抑郁根源的,如果她能够随便说出来的话,她根本不可能得抑郁症的。你看哪个没心没肺的得过抑郁症啊?得抑郁症的人往往有着些特质,身上有着些共性,那就是那个深埋心底的抑郁根源,她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

而我不想发生在我身上长达六年的抑郁梦魇在这位天使身上再次发生,如果我没有看见的话,我也就不管了,现在我看见了,我一定要管。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对抗抑郁的时候的孤立无助,有的时候都想割腕自杀,来终结自己。

就是那段时间,我学会了抬头仰望天空。因为那样,我觉得就会有希望,就会有奇迹。这是我每次对自己心里重复的强音,也是镇住抑郁根源的清心咒。我曾经几何时,多么希望有个神仙突然出现,一拍我的头,“啪”一声,我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消失,脑子被彻底洗干净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