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消息(1 / 2)

加入书签

陈氏带人开垦的这块参田并不大,有些实验性质的意味,离木屋有段距离,在山的更里层。越往里走湿气越重,它们包裹在苏雯锦的身上,寒彻骨髓,她只感觉身上的衣服越来越重,越来越冷,双腿也绑在了一起,行走得十分困难。

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她抬头看了一眼,浓密的枝桠遮住了光亮,四周是越来越浓密的黑,翠巧手里的灯笼似乎被雾气沾染,非但照不出脚下的路,反而有熄灭的趋势。

苏雯锦磕磕绊绊地扶着树干一路向前,就在翠巧手里的灯笼外面那层纸被雾气完全浸湿,火焰渐渐熄灭的时候,老林头笑眯眯地对她说道,“我们到了。”

苏雯锦眼睛一亮,脚下踉跄了几步,她挤到了老林头的身边。虽然她不懂人参,但看着那一亩三分地,她心里是止不住的兴奋。

“走吧,过去瞧瞧。”老林头眼底满满的都是骄傲。

苏雯锦跟在老林头与马贵身边到了参田,这是她第一次实地查看参田,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看了看脚下,又兴奋地回头看着老林头。

“这些都是?”

“这片是今年可以收成的,”老林头指着右手边的地说道,“这片人参都有六年了,可以采获,那一片,”他指着正前方的地说道,“有四到五年了,可以留种,留种的话会影响产量,按照夫人给的资料,现在正是它们长得最壮的时期,所产的种子充实饱满,用这样的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等到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人参果实充分成熟呈鲜红色时便可采摘,可进行一或二次采收,要随采随搓洗,汰除果肉及瘪粒,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种子稍干、表面无水时便可播种或催芽埋藏。也可以留干籽,就是保存起来比较麻烦。”

苏雯锦微微点头,陈氏参考了很多古书资料,做了大量的笔记,这些要点老林头都熟背在心,理论知识他们也算是相当丰富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实践,难免有些忐忑。

想是为了让苏雯锦安心,老林头继续说道,“为了更好地留种,这些花蕾上个月都掐掉了,减少了养分的流失。”

苏雯锦点头,人参种子一般在7月下旬左右开始成熟,要陆续采种,每次采种都要单放、单播、单独处理。一批内的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便于管理,第一次采收的人参种子,在8月5日前后播种到田里。时间上他们还比较充裕,可以尽量减少差错地完成这些事。

苏雯锦有些小得意地“视察”着自己的领土以及她可以收获到的,价值不菲的人参,两眼灼灼发亮。

老林头带着马贵与全明按照陈氏记载的要领和方法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留种的程序。

苏雯锦眼巴巴地看着那三人小心翼翼地做着手里的活,尽管她有些心痒,可也知道这是精细活儿,她不能插手。

带着翠巧与福安在周围无所事事地转了转,差不多午饭的时候她回到了参田,与众人围坐在一起,啃着手里的干粮。

“锦儿,我听老林头说,这次的买家是洋人?”马贵一想到马上就有第一笔交易,兴奋地有些手足无措。

苏雯锦点头,“可能还有几天的时间他就到了,我和他先在庄子上会合,然后我们一起上来。”

这是她与高宝先就商量好的,高宝也嘱咐了华约翰,只要他到了镇上,她就会叫福安将他带过来,她与王嬷嬷等人在山脚等他。

马贵说道,“林嫂已经把房间准备好了,因为没有多余的房间,就把他们那间腾了出来,老林头和林嫂暂时搬到了杂物间,我们原本想再建一间房,可时间太紧,怕赶不急,要是建到一半买家来了,看到到处乱糟糟的,第一印象不好。”

面对众人的小心翼翼,苏雯锦到觉得没有必要,平常心就行,能成自然是好事,不能成他们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反正人参的年岁越久越值钱,放在地里又不会坏掉。

“你这小脑袋又在想什么呢?”老林头习惯性地曲起手指,敲在苏雯锦的脑袋上,提醒她回神。

“没什么,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的,把杂物间给他住就行了。”

“那怎么可以,”一直沉默的全明有些嗔怪地说道,“好歹也是贵宾,不能怠慢。”

苏雯锦扯着嘴角笑了笑,没有争辩。

午饭后三人又忙着地里的活儿,趁着最近几日天气不错尽量赶工,争取在买家到之前将这些活儿做完,把参田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买家面前。苏雯锦闲着没事,带着翠巧与福安在参田周围采了点野菜。平时高宝会差福瑞定时送点钱粮过来,需要什么东西他们会到山下的村子里采买,逢双赶集的时候几人要是不忙也会去凑个热闹,所以虽然参田在深山里,他们过的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日子。

苏雯锦在山上待了两天,怕张婶那边担心,她决定先回庄子上,等华约翰到了再过来,临走前,林妈特意采了一篮子竹笋要她带上。

临下山前,苏雯锦又嘱咐道,“我叫福安先到集市里买好东西捎过来,你们也不用刻意准备什么,平常是什么样子现在就什么样子,如果谈成了是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