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横插一杠(1 / 6)
两天后,袁之庆开好会就回到了锦鸡岭。他向郝局长传达了会议的精神,他考虑了一下,没有把在驻地生的情况告诉郝局长。
袁之庆回来后,第二天又和大家一起又钻进了那片老林子。
这天下午,袁之庆和林新在一起绘图。每查完一片林子,他们就要把普查的结果绘出图来。
袁之庆:“林新啊,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琴琴的事……”
林新:“哎,没有的事,我们不过在一起说说话而已。”
袁之庆:“没事就好,琴琴是军属,这事闹大了就变成了破坏军婚,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林新:“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袁之庆:“行,我相信你。”
三天后,普查队又回到了驻地。下午大家都回家了。
袁之庆到了家,已是晚饭时分。他放下背包,就直奔三里湾去了。
周凤已从老乡家用谷子对来了几斤粉干,还从地里拔来了几棵菜。只等袁之庆来炒粉干吃。这粉干就是米粉,细细的,晒干了,便于保存。炒粉干可是个技术活,特别是汆粉干,很有技巧的,粉干在水中汆的时间太久了,就会太粘,不好炒;时间太短,粉干不熟,吃起来硬硬的,有一种嚼生米粉的感觉,没有滋味。而且粉干汆好后,还要过一过水,晾干,过水时间和晾干时间都要恰倒好处,不然,炒的时候,粉干就会断成一寸一寸的碎段,就会炒成“粉干饭”了。
袁之庆住在他姑婆家里。跟姑婆学来了一手炒粉干地好手艺。周凤最爱吃他炒地粉干。上次袁之庆回来说过这两天会回来。所以。她就准备好了粉干等他回来。
袁之庆一到周凤家。两个人就忙开了。洗地洗、切地切。不一会儿就生上了火。
袁之庆:“周凤。写信给你妈妈了吗?”
周凤:“写了。”
袁之庆:“他们什么意思?”
周凤:“他们还没回信呢!”
袁之庆:“哦。”
袁之庆叹了一口气。
周凤:“干吗叹气呀?”
袁之庆:“周凤,我……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周凤:“等不及了?”
袁之庆:“嗯!”
周凤:“你不是说等你普查完成了再回你信吗?”
袁之庆:“噢,原来是你在耍花招!”
周凤:“谁耍花招啦?他们真的还没回信呢。”
袁之庆:“哦。”
周凤:“你慌什么呀?是你的,还逃了不成!”
不一会儿粉干炒好了。
两人正准备吃,忽然,有人在门上敲了几下,两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吴腊来了。
吴腊:“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让我赶上了。”
袁之庆:“啊,是吴腊呀,来来来,坐下一块吃。你的鼻子倒挺长的么。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呢?”
吴腊:“我会算的呗!”
袁之庆:“吹牛了是吧?”
吴腊:“告诉你吧,吴茗他丈人佬给了他两只兔子,叫我去吃兔子肉,陈娇让我顺便叫上周凤,这不,我就过来了。”
袁之庆:“哦,好好好,”对周凤:“那你就去吧。”
吴腊:“什么话呀,既然你回来了,多个人不过添双筷子而已。来来来,一起去吧,我做主了!”
周凤:“那我们把炒好的粉干也一起带了去吧。”
一行三人说笑着到了四季青茶场。
原来,吴茗还邀了林新、和崔柱。
陈娇见他们带来了粉干:“太好了,太好了!我还担心饺子不够呢!这下好了,是之庆哥炒的吧?快,拿个大盘倒出来。之庆哥的炒粉干可是一绝哦!”
林新:“他在我们普查队也露过一手了,可讨彩了!”
崔柱:“吴腊哥,我们可是都吃过之庆哥炒的粉干了,你一定要尝尝。”
吴腊:“好的,好的!算我今天有口福。”
一帮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
吃完后,大家又聊了半天,就各自散去了。林新和崔柱就住在茶场,周凤和袁之庆结伴走了。吴腊就独自留下来再玩一会儿。
吴腊:“吴茗啊,你看这个周凤怎么样啊?”
吴茗:“什么‘怎么样’啊?”
吴腊:“自家人,我就不兜圈子了,我想让你给我牵牵线,陈娇跟她又是好朋友,这件事非你俩不可了。”
陈娇:“我看她跟袁之庆挺好的。”
吴腊面带愠色:“什么‘圆之庆’、‘方之庆’的。他俩又没有订婚,管他什么‘挺好’不‘挺好’的!凭什么周凤就只能跟他好?”
陈娇:“国外不兴订婚,省城那边也不兴订婚,所以,他们都只是口头约定罢了。”
吴腊:“你怎么知道?”
陈娇:“那是周凤姐告诉我的。之庆哥还征求过他父亲的意见了,他父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