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二十一章 风云骤起(1 / 9)
两年以后。
状元牌楼大队部的办公室里,袁之庆正和大队长袁世明在布置大队部办公室。
袁世民:“我看这像么,还是挂在老地方,坐北朝南,这是当年皇帝老子的朝向,我们不变。”
袁之庆:“对,这在哪里都一样,一进门就可以看见。”
袁世民:“之庆啊,你看,这东边的墙上贴什么好呢?你是秀才,你出出主意。”
袁之庆:“世民叔,你看我们贴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报道和宣传,好吗?”
袁世民:“对,这个主意好!”
袁之庆:“我想和县农技站联系一下,让他们定期给我们一些资料,我们好借这个机会宣传科学种田的知识。”
袁世民:“好,咱们农民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累弯了腰,累驼了背,种出来的粮食还是养不活自己,不科学种田不行了!到底还是你们是喝过墨水的好啊,你看,去年你们几个人试验了县农业科技站许技术员推广的水稻小苗带土移栽技术和小麦散播技术,水稻小麦产量都有了增长,这产量的提高可不是58年的大放卫星,而是实实在在的丰收,大伙儿都正有盼头呢!要不,他们怎么会选你当副大队长呢?”
袁之庆:“那是您世民叔扶我一把呗。”
袁世民:“好好干,你还年轻,前途有的是。”
袁之庆:“只要我们地家乡富裕了。我们都有前途了!”
袁世民:“这倒也是地。大河涨水小河满嘛。国不强民怎么能富呢?之庆啊。这西边地墙呢。你准备怎么搞啊?”
袁之庆:“这西边地墙上我想贴几张我们基干民兵训练地照片。好吗?”
袁世民:“好好好。还就是你有这洋玩意儿。人家想弄几张照片还不能呢!”
袁世民指地是上次县人武部举行“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民兵大比武时。他们地民兵连得了第一名。比赛时。袁之庆用父亲给他地照相机为大家拍了一些照片。那个年代自己拍照相还是件稀罕事。在农村更是希奇得不得了。
袁世民:“还是你舍得花钱。你看。这几张放大了地。多神气!大家伙真是喜欢地不得了!”
袁之庆:“世民叔,不是我舍得花钱,这些照片都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过了十年二十年,就是历史的资料了,想要找也找不着了!所以,这个钱是非花不可的。”
袁世民:“照你这么说,再过他一百年那不……”
袁之庆:“就成了文物了呗!”
袁世民:“我说你这个民兵连长啊,当得还真称职。”
袁之庆:“还不是你这个队长领导有方啊!”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袁世民:“对了,你那囡儿这两天怎么样了?”江南一带的方言,女儿叫“囡儿”。
袁之庆:“哎哟,这个小东西,可把周凤整惨喽。”
袁世民:“又咋了?”
袁之庆:“上个星期刚出的院。”
袁世民:“就是那叫什么的……”
袁之庆:“肠套叠。”
袁世民:“什么希奇古怪的病,我们乡下人听都没听过。你们城里人的孩子也就金贵,生个病吧,连个名字都希奇古怪的。”
袁之庆:“别说你了,就连我和周凤都没听见过,也算让我们长见识了!那见过刚两三岁那么一丁点儿大的小东西,就动手术了!”
袁世民:“这两天又咋啦?”
袁之庆:“说是奶疳,吃啥拉啥。把个周凤闹得没日没夜的,人都瘦了一圈了!”
袁世民:“快叫周凤把孩子抱给她们村的仁通伯看看,他可是个‘百晓’,让他瞧瞧,保管马上就好。”
袁之庆:“对,我怎么就忘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全身蜡黄,简直成了‘黄帝’了,医生说是先天性黄疸,慢慢会退掉的,就是仁通伯给抓的几帖草药,一吃就退了。我回去马上叫周凤把她抱到仁通伯那里去。”
袁世民:“你爸知道你生了个囡儿了吗?”
袁之庆:“知道,就数他最高兴了!说是我家几代都生男孩,到我这儿才生了个囡儿,是喜事,整天大包小包地往这儿寄东西,还整天闹着要照片呢,简直一个老天真。周凤哪有空啊?”
袁世民:“瞧你,说到女儿就来劲儿了!快三周岁了吧?起名了吗?”
袁之庆:“起了,周岁时就起了。世民叔,我说了你听听,行不?”
袁世民:“行,我听听。”
袁之庆:“这小可人儿啊,长得跟周凤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袁世民:“那干脆也叫‘凤‘得了!”
袁之庆:“哎哟!世民叔哎,咱俩可想到一块儿去了!”
袁世民得意地:“要不还讲什么‘英雄所见略同’呢?”
袁之庆:“对,我干脆随了周凤的名字,给她取了个叫‘晓凤’!”
袁世民:“哪个‘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