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五章 记忆中的大火(1 / 3)

加入书签

“轻纺局?”

李宏基疑惑地皱了皱眉头,过了一会儿,似乎才想起他确实有个同学在市轻纺局担任副局长,两个人平常很少联系,他都几乎忘记了。

“怎么,你想进政府机关?”

李宏基惊讶地问道:“你不是一直讨厌当官的吗?”

“那是以前!”

李辰想了想,决定在李宏基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变化,增加自己说的话在李宏基心中的份量。

“爸,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就安排了实习和社会实践,通过这个,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知道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并不是那么靠谱,所以呢,我这两天一直在总结反思,最后才决定要做公务员的。”

李辰笑着说道。

“哦?那你说说看,你想做公务员的理由是什么?”

听到李辰这么说,李宏基欣慰地笑了笑,儿子懂得思考了,这是好事。

他是过来人,年轻时也没少因为意气用事而碰壁,就是到现在还有些理想化,却不愿看到儿子也遭遇挫折。

唐兰芝听到儿子要留在榆州,就在一旁不停地笑。她对儿子没有什么要求,就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理由?也没有什么理由,古人不是说过,学而优则仕嘛,而且我觉得,以后最稳定的工作,就是公务员,现在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效益普遍不好,下岗工人很多,国家会逐渐从中退出,不再什么都管,只有公务员还是个铁饭碗。”

李辰笑着说道。

“行,你自己想好了,当官的虽然风光,却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李宏基点了点头,有些惊讶地看了眼儿子,当时的人都能看到国有企业的境况不好,但是能够断言国有资本一定会退出的,却是不多。

听李辰这么一说,李宏基也觉得企业的工作不保险了,还是公务员这个铁饭碗更牢靠。

“回头我找找老同学的联系电话,纺织系统这两年的日子很不好过,轻纺局怕是很难进人,实在不行,还是大伯走走关系,看看别的部门如何?”

“爸,轻纺局不好进,别的部门也一样不好进,而且,我只要进去实习就可以了,我想这个应该不难。”

李辰笑着说道,他不想父亲欠下李有财的人情。

至于轻纺局,年后新一届政府履任,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轻纺局这一类的行业局都要进行裁撤。

不过,李辰也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在半年时间里,在轻纺局立足,并在轻纺局裁撤之前,彻底站稳脚跟。

何况变革也意味着机会,明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压锭运动,对于轻纺局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既然这样,那我就试试吧!”

李宏基点了点头,他同样了解李有财的为人,能有别的办法,也不愿意欠这个人情。

“来来来,辰辰饿了吧,先吃饭,喝点汤!”唐兰芝笑呵呵地将热好米饭、肉汤、糖醋鱼等饭菜端上桌,只要李辰能留在榆州,安心工作,不管是做什么,有没有大出息,她这个做母亲的,就感到非常高兴。

李辰确实有些饿了,端起饭碗,往嘴里扒了两口,感觉特别的香。

“妈,您做的饭菜真好吃,等儿子赚了钱,您就不用上班,就在家给我们做吃的,带孙子。”

“好哎!”听说带孙子,唐兰芝比听到什么都高兴:“好吃就多吃点。”

“嗯!”李辰应了一声,风卷残云一般,开始扫荡桌上的饭菜。

“为了让市民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1月16日,市城区开展为期十天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社会治安、交通运输、消防隐患等进行专项排查和整治,活动目前进展顺利、成果显著……”

不经意间听到电视里播放的这条“旧闻”,李辰陡地打了个激灵,手里的饭碗差点摔到地上。

消防专项整治、城区几十年最大的一次火灾……

他终于知道,自己老觉得不对,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的原因了。

九八年春节前夕,榆州搞过一次消防专项整治,每天都有好消息传出,成果显著,结果没几天,农民街老巷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烧死四人、烧伤数十人,极具反讽意味。

算起来,那场大火,也就在未来这几天了。

他觉得不对的地方,就是那一场大火。

严格来说,这件事原本与李辰没有什么关系,但他今天遇到的金馨,就住在农民街老巷。

他还知道,金馨就是建委主任金佑威的女儿,因为李宏基等人讨薪的影响,才住到那里。

李宏基带着二建的建筑工人到建委讨薪,建委一直比较低调,建委主任金佑威避而不见。

临近年关,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建委变得极其强硬,将李宏基直接开除,并抓了他们为首的几个人,处罚相当严厉。

事后,李宏基也没有提及其中的内情,只是变得非常消沉,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家里的禁忌。李辰回到学校后,就留在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