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章 计划完美实施(1 / 3)

加入书签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第二天的一早,虽然是个有太阳的晴天,但是外面温度却特别的低。可谓是滴水成冰啊,在这样的天气里李宏基一家三口心里却觉得如春天般的温暖,因为正如金主任所说的那样,一大早市政府就下达文件给二建,让其实行改制为股份制。为公平起见,每个有意愿接手二建的人都可以参加竞标,价高者可得二建的最多股份。

虽然是个公平竞标的事情,但是在二建任职的各个领导都知道二建的严峻问题,接手资金是少,可是想将二建所牵涉的欠款都还上可是个大窟窿。没有谁敢冒险趟这趟浑水,能分到改制后的安置费就不错了。正是由于看准这个情势,李宏基家将所有的积蓄都带来,再向一些亲戚朋友借了点来参加这个竞标会。

最后竞标的结果是华信集团为大股东,手持二建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剩下的就是李宏基与唐敖东两人每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本来唐敖东可以吃下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只是想拉持下二姐夫李宏基家,就将剩下的股份平分了。这份恩情,李宏基和李辰铭记于心。日后只要能帮到四舅唐敖东的地方,绝不会说个不字。

这样的结果让那些原本很是担忧的工人们彻底放下了心,心想既有华信集团这大招牌在;又有一直帮他们出头的李副总在,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被欠工资和下岗的问题了。竞标结束后,政府就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对于见惯了这场面的徐建林来说,媒体见面会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可是对于第一次面对镜头的李宏基与李辰父子,可就是有点局促不安。虽然说李辰在二零一一年也是个房地产公司的策划经理,可是那房地产公司在那年代只是一个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私人公司,从没有机会接触到媒体方面的人。现在倒好,自己在十三年前却早早的接触到这些场合。

“请问,徐总华信集团这次竞标成功,是否意识着华信集团的业务范围将扩展至建筑业,开始搞房地产呢?”循声望去,提问的是榆州晚报的记者。年纪轻轻晚报记者他就大胆的猜想出,接手二建的华信集团是想在其经营领域里增加这块很少人问津的建筑业部分。看得出来,这位记者对华信集团的企业经营方式也是有所研究的。

“关于本公司是否将正式进入房地产开发,还没有做出具体的方案。这得经过对市场经行市场调查和结合国家政府的政策才可以做出决定,这次参加二建改制的竞标会,是因为作为榆州明星企业的代表华信集团,为了能在政府需要我们的时候,就给出我们可以给的帮助,来回报政府给我们华信集团发展的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与技术上的鼎力支持。其它的并没有考虑那么多,谢谢!”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徐建林的话中并没有直接回答榆州晚报记者的问题,但也没有否认华信集团已经有是否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计划了,真是一语双关啊!

“那请问李总,你本是二建的副总,对二建的运营情况应该很了解,关于二建改制是否是因为二建已经面临倒闭的尴尬境界了,改制后可以避免二建倒闭的结果吗?”榆州人民日报的记者言语犀利的提问。

“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今天所要发表声明的,二建的改制并不是其因为要面临倒闭才要进行的,二建的改制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引导我们做出的决定。难道说,你认为在旧棉袄的外面加件崭新的外套.它就变成了新棉袄了吗?呵呵...请政府相信我们,请党组织相信我们,更请榆州的人民相信我们,二建的改制是正确的决定,绝不会面临倒闭的状况!”李宏基看来也稍有准备,在这节骨眼上如果承认二建改制的真正原因是二建的内部存在诸多问题,二建的倒闭只是时间问题的话,不仅将影响到这次华信集团的入股,更加会影响到二建工人的工作情绪。这说出事实的影响太大,只好说个善意的谎言了!

金佑威和徐建林听完李宏基的回答,很是满意的朝李宏基点了点头。是的,今天二建改制的事情关系着他们今天在座所有到场竞标成功的共同的利益,所以从今天开始只要关系到二建的事情,大家不管怎样都要共同进退,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将改制后的二建发展的更好,入股的各方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进行了一系列的唇枪舌战,媒体见面会终于圆满结束了。众报社的记者都没有将他们给难倒,多亏了金佑威和徐建林的言辞措措和恩威并施才解决了。

打发了那些难缠的记者们,金佑威与徐建林就各自去按着自己的行程安排继续去忙了,李弘基与李辰父子和四舅唐敖东则安排先到二建去进行一些文件的交接事宜,刚到了二建办公大楼楼下,一群早就在寒风中等待的二建工人们就迎了上来。为首的就是马亮、刘金元几个年轻人,老李叔和赵强那些老实人却都没在里面,李辰一看就知道又是他那大伯李有财搞的鬼,见父亲与四舅瞒着他和华信集团将二建给收购了,大伯李有财却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心里肯定窝火的狠呢。

哼,谁让大伯他不管在九八年的现在,还是在二零零一年的以后都是那副高高在上,遇事就见死不救。以后一定要极力劝阻父亲和他有任何来往,李辰从内心里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