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四十九章 揭画(1 / 2)
“小辰啊,你怀里抱的什么宝贝啊?这么小心的护着?”一回到家,在厨房做晚饭的母亲唐兰芝见李辰如此小心的护着怀里的那包东西疑惑的问。
一心想要证实下那幅红军画里“文章”的李辰,并没有时间理会母亲,一头钻进房间倒腾起来。
儿子一回来的古怪举动再加上听到一阵阵的撕纸声从房间里传来的母亲很是纳闷,擦了擦手打开房间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李辰正将一副好好的红军画撕得面目全非了,并不知情的母亲被眼前的景象气的气不打一处来。
“李辰,你这是在做什么?好好的一幅画你怎么给撕了?不是用钱买的吗?”见一向懂事的儿子今天有反常态的糟蹋东西,母亲唐兰芝吃惊的成分多与生气。
并没有停下撕画动作的李辰,让母亲唐兰芝更是气愤,今天儿子李辰到底怎么了,怎么就是不说为什么这么做。
李辰停下了撕画的动作,母亲唐兰芝上前一看究竟,不看倒好,这一看让唐兰芝有点目瞪口呆了。
一幅看似年代已久的山水水墨画完好无缺的呈现在眼前。一幅长卷构图,起伏多变;意境浩荡而含蓄,江山壮美而显生机。用笔筒逸苍劲,横涂直抹,峰壑毕露,枯湿浓淡,一气呵成,痛快淋漓。这幅画集中反映了画家以气势取胜的艺术特色。
卷末自题:“弘治十八年乙丑九月望,湖湘吴伟寓武昌郡斋中制”,并有汪尧辰、汪尧庚二家题记。
李辰虽然对于这些山水名画并不了解,但是他却了解明代“画状元”---吴伟的典故和辉煌的一生。
“妈,我到图书馆下,这幅画的事你先不要说呢,等我回来再说!”为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这幅画的真正价值,李辰赶紧推门而出向市图书馆的方向赶去。
见儿子如此行色匆匆,也知道这幅画可能是有点来历的唐兰芝只好将画给小心放好,也不敢将地上的杂物清理掉。
吴伟的《长江万里图》怎么会在儿子李辰手里,而且怎么会藏在那幅红军画的里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让人搞不明白了。有点不知所措的只好等着儿子李辰回来,再做别的事了。
李辰一到图书馆就连忙找到有关明朝吴伟的介绍,因为快要到图书馆下班的时间了,李辰只好争分夺秒的翻看着。
此图绘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吴伟传世水墨写意画中少有的长卷巨制,也是作者在故乡创作的重要作品。图中描绘了万里长江沿途的壮丽云山、幽谷山村、城乡屋宇、江上风帆,并以众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
画面峰峦起伏连绵,江河湖港气象万千,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及环境而设,点缀于山川湖泊之间。
吴伟的山石画法一般受马、夏传统“俱作斧劈皴”的影响,但在这幅作品中,他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与水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挥洒纵横,描绘出万里长江的憾人气势,表现了画家以雄强风格取胜的艺术特色,在宋元以来放笔写意一派的水墨山水中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对这画的背景和价值有所了解的李辰,这才舒了口气,不枉自己赌了一把,否则就将这机会从指间溜走了。
将资料放回位置后,李辰心情澎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回来了,人呢?家里有人在家啊?”父亲李宏基从二建下班回来了,一见平时都已经坐着等他吃饭的李辰母子两不知踪影,大声询问着。
“老李啊,你快来看看呢,快来看看你儿子带回来件什么东西?”母亲唐兰芝伸出身子朝到处张望的父亲李宏基喊着。
“小辰带了什么东西回来啊?难不成是件宝物?饭都不吃,再看什么宝贝东西啊?”以为只是母亲唐兰芝大惊小怪的父亲不以为然的走进房间。
“这幅画哪来的?地上的撕碎的纸是什么东西?从哪弄来的这些东西?”见了更是一头雾水的李宏基,接连问了唐兰芝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啊,刚刚不是告诉你了,这画是你儿子李辰带回来的。一回来就躲在房间里倒腾,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你说儿子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我有点担心的...”心情还没有平静的唐兰芝被李宏基这接连几个问题,搞得更加心神不宁了,完全不知道儿子李辰到底在弄什么。
“小辰从来没有说过对水墨画有研究啊,再说了这幅山水画有点年头的样子,会不会是古董啊?”心里直犯嘀咕的李宏基,来回踱步走着。
“我回来啊,妈,你在哪啊?妈?”并不知道父亲李宏基也在家的李辰,一到家就四处寻找母亲的身影。李辰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告诉家里这幅画的价值不菲,卖了这幅画完全可以买套房子还会余下不少钱的。
“小辰,你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幅画到底是从哪弄来的啊?违法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做啊!”担心儿子走上歧途的父亲李宏基忧心的问着。
“这是我在字画市场陆公祠的地摊上花了两百块钱淘到的一幅红军画,本来准备送给刘爷爷做生日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