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七十四章 提交总结报告(2 / 3)

加入书签

上一些是盲目的跟风,没有市场的预测能力,没有做相应的市场评估,只凭自己的头脑发热;还有就是借投资的名义,转移人们的视线,让公款流入少数人的腰包。”李辰对张副局长真的是毫无保留的将市纺织一厂为何会发展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企业自救、引进外资、引进技木、招商引资,李辰,你说的这几点,对于我市的国有企业和市纺织一厂改革很有裨益,看来你的调研还是很有成果的。”张副局长听李辰介绍说报告里将解决方法也都提到,当看到这些方法时张副局长还是挺满意李辰的想法。

“对于国有企业的情况,张副局长你比我要更加熟悉些,我这些观点也只是在对市纺织一厂进行调研才想到,如果有哪些情况我没有调查清楚的,张副局长你可要给指导指导。”李辰微笑着说,张副局长曾经主管过一段时间的榆州国有企业,对于国有企业的情况,比自己可能更加了解。

“从市纺织一厂的问题作为代表,把榆州国有企业的问题你已经归纳得很好了,指导就谈不上了,现在虽然榆州大部分纺织业国有企业都很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国有企业的优势。现在我市国虽然有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的困境,但是工人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热爱,这是其他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员工所不具有的。他们对企业的感情,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机会,我相信,国有企业重振雄风不是问题!”张副局长还是对国有企业能够改变现状充满了信心。

“对于很多的企业,如果能提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确实有重新崛起的希望。”李辰点点头说,对于国有企业工人对企业的感情很深,他并不是很认同张副局长的说法。

张副局长管企业的那段时期,那时国家乃至整个榆州国有企业的日子都还很好过,工人对企业当然是满腔热忱。但现在夹部分国有企业举步维艰,能把基本工资发出来的单位,就算是效益很好的了,现在的市纺织一厂都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发出工人工资,工人们对企业的那份热情,恐怕早就烟消云散了。

“李辰你上次的报道《纺织业压锭减产拳头收紧更有力》在整个纺织业都有不小的影响,文章里面的观点我很赞同。这份调研任务你完成的也是相当不错,那就按照你上次的提议对市纺织一厂进行整改试点,我希望能再接再厉,我对你可是非常有信心的。”张副局长微笑着说道。

李辰这个年轻人看似一副涉世未深的样子,可是这几次表现都让人刮目相看。张副局长很是满意李辰,尤其是李辰遇事所表现出来的淡定,连张副局长本人都自叹不如。

“张副局长的正确领导,有市委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咱们榆州的纺织业很快又能成为榆州的经济亮点,我有信心在张副局长的领导下榆州以后一定会发展成全省经济的龙头。”李辰笃定的说道,偶尔对领导拍拍马屁也是必要的。

“你有这样的信心,我很高兴。年轻人嘛,就要有冲劲。那这次关于市纺织一厂的整改就由你全权负责,有什么问题和困难的直接向我汇报,我一定会尽量给你解决。”张副局长说道,李辰提出来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改,他很认同。

对于榆州市普通职工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有人向他反映过情况但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上次市纺织一厂无钱看病差点失去生命的工人吴军那件事,好在通过李辰的提议进行募捐给帮助解决好,否则将会使国有企业的工人对企业失去信心,看来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是该提上日程,改萃开放和经济建设铺平道路。

李辰很是激动自己即将要进行对榆州市纺织一厂的整改,想到借这次机会就可以使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发挥,以后就有机会参与到榆州市的经济发展管理上,在心底深深的吸了口气,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激动。

“现在的情况确实很严峻,但是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就说市纺织一厂现在的状况来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张副局长笃定的说。

榆州有数量不少的国有企业正在面临停产,经估算会有十万多的下岗工人,如果再加上这几百家企业中,并没有占到下岗工人名额的,需要解决工作问题的工人,有近十三万人。

榆州市纺织一厂如果没有解决的好,后面的整改就会更加举步维艰,李辰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确实不小。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要么就是无能,要么就是骗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舱做到的。

国有企业,原来靠的是国家的计划经济,只负责生产,不计较人工和成本,榆州纺织一厂产品的出厂价格,都要在核算完自己的所有成本之后,再增加一定的利润。根本不考虑市场的真实需求量,盲目生产。

“李辰你就放心大胆的干,我等着看你的成果,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工作,我都将成为你坚强的后盾。”张副局长道,对于市纺织一厂里的两个极品厂长的事,他是有所耳闻。虽然知道那两个极品厂长有挺厚实的背景,但是国情当头,不管有谁做靠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