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九十五章 提出建议(1 / 2)
李辰一时间也不知道金佑威对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但是自己也顾虑不了那么多,今天来自己就两个目的:一是要知道金佑威对小组人总结出来的整改计划有什么看法,到底什么时候着手开始整改;二就是看看能不能将医疗问题也向金佑威问个说法。
鼓着勇气的李辰,站起来走到金佑威办公桌对面,做好做详细汇报工作的准备。
“看来我们这位小伙子等不及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了,呵呵……那你就说说看,我结合你递交上来的报告分析下。”金佑威这句话不上不下,摸不透到底是什么态度。看来这就是官场上的人说话、做事的原则。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到底想的什么。
“受张副局长的工作安排我接受对市纺织一厂整改工作,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开展具体整改工作前,我和我的整改小组同事们首先对其进行了审计和资产评估这些准备工作,应地制宜的制定了一份独特的整改计划,围绕的中心就是‘里应外合’。
通过市纺织一厂的内部竞聘将那些不称职的管理人员给淘汰下去,再加上市里积极创造适合市纺织一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我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掉市纺织一厂现在濒临破产的困难地步。”
李辰一说起工作起来就充满了自信,毫不怯场。
金佑威听着李辰的概括,又认真的将李辰他们做好的分析报告看完。
很多地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这让金佑威很是惭愧。要知道自己已经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久才摸索出一条自认为已经算不错的管理要领出来,今天一听李辰这么一介绍确实有种自叹不如的心态,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听老张说你还着重提到了我们榆州的医疗制度不健全的事情,有没有这回事?”金佑威并没有对整改的事情进行表态,就又问李辰对之前提过的健全医疗制度的事情。
“是的我有提过这事情,也是对市纺织一厂进行整改前资料收集时,意外的收获。”李辰又将话题往市纺织一厂整改工作上靠,却又不能太明显。
“那你到底有什么看法的?”金佑威更关心的是李辰对医疗制度上的看法,这让张副局长和李辰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认为首先应该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能太高,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财政、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要根据可能,而不是根据需要来确定合理的基本医疗筹资水平。”
上次对张副局长说这方面的事情时,张副局长说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那身为市长助理的金佑威应该有权管理这方面的事情。
金佑威自己的理解在榆州实行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确实是有待改进,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能够着手这项工作。
金佑威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通过自己个人交情打听到一些大城市最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想必这些讯息李辰也是了解,才会有那些想法的。自己也是最近才对医疗制度有些关注,正是由于李辰向张副局长提过这方面的建议后,张副局长对自己反应后才加快了对医疗制度的了解进度。
虽然和李辰打过几次交道,但是金佑威还是很诧异李辰竟然对医疗制度了解得很深刻。
金佑威在市里的职能范围不仅是管理榆州建筑业,最近刚刚接到市长的工作安排对榆州的医疗制度有所整改。
还是那次吴军没钱看病的事情给施加的压力,市长就将这棘手的工作安排给也是毫无头绪的金佑威。
这几天金佑威在办公室里已经愁得发慌,身边很多的得力干将都是精于建筑这块,还真没有对医疗制度这块了解的人。
上次李辰父子也算是顺便帮自己解决掉了建委小区这房子的事情,这段时间还在和李宏基讨论收购建委小区,今天李辰又来给你自己在医疗改制方面提供了很不错的主意,这个李辰真的算是自己的福将。
“你对医疗制度的整改这么有见地,那我倒要听听你在自己负责的市纺织一厂整改运动到底怎么安排的?”金佑威这话一出让李辰明白刚刚说的话,已经得到了金佑威的肯定。
“对市纺织一厂的整改首先我认为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也可以加快榆州其他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一说到对市纺织一厂的整改计划安排上,李辰更是信心满满。自己可是就是想抓住这次机会好好的表现下,所付出的代价是常人们想不到的。
“好了,关于对市纺织一厂进行整改试点的事情,你们递交的整改计划我认为很详细,你们的整改任务就按照这计划里的做具体的工作安排。还有就是李辰你提到的医疗制度的整改,也就在市纺织一厂进行试点吧,只要这两项工作进行的顺利,就在榆州其他各个企业进行推广实。你们的任务任重道远,千万要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外界阻力,尽管来找我,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们。”金佑威站起身子,紧紧的握着张副局长的手,对着李辰深深的望着。
对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