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同事的态度(1 / 2)
“我说李科长你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行业指导处的存在意义,举得实例也不少,我们都觉得观点很对。但是不知道李科长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接手的行业指导处该怎么去管理?大家伙你们说是不是?”
这个站起来的人正是轻纺局的组织科科长,怪不得可以坐在组织科,确实很有煽动能力。
“是的,是的。”“就是,别人再好,那也不是我们榆州的,对不对?”
李辰对于这样的场面还算可以接受,自己开始的时候想象的场面可比这个混乱的多。
秘书李华这次倒没有站出来制止大家伙的起哄,是因为这样的局面只能是李辰自己能力解决才行。
“我十分激动同事们这么关心我们行业指导处的发展,在这里我对大家的关心表示感谢。呵呵!”李辰才不会轻易的就中他们的圈套,尽量保持风度的继续说话。
大家伙真的十分纳闷,李辰这小子看起来又不傻,怎么做这答非所问的事情。
李华倒沉得住气,他想看看李辰到底用什么法子把这些不服的人给一一的顺服。
“那我就抛砖引玉,观点可能不是很全面,非常欢迎大家伙给予批评指导。”李辰这叫以退为进,不过其他人好像并没有这样觉得。
“提供基本资源支持是行业指导处保持活力发挥作用的动力,根本就是一句话:内外结合!首先我觉得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政策引路是支持行业指导处组建并且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该不该建立行业指导处,要不要建立行业指导处是由经济需求决定的。”
“因为今天的行业指导处已不是昔日行业指导处的概念,强调行业的专业化和现实维权的单一性,决定了行业指导处的门类不断细化、功能相对单一、区域相对集中,维权的目标更加明确。”
“其二就是地方重视、条块结合是行业指导处有所作为的关键。工会的作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期实践证明行业指导处工作如果没有党组织的支持将一事无成。这种支持就是来自地方政府和工会。”
“从我省轻纺行业涌现的典型来看,没有地方政府和地方工会的直接指导和参与,想要突破一盘散沙的局面是不可能的。要和谐劳动关系,行业指导处肩负着维护一方稳定的重任,要让其实实在在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是不够的。”
“当然不是做闭门造车那样的狭隘的事情,我们得考虑到外界环境的作用。完善网络、加强联系和沟通是行业指导处上下不断线的保证。”
“当前在行业指导处的组织体系中,上有行业指导处全国委员会,下有省级行业指导处,中心城市基本脱节,县以下行业指导处又以松散的联合工会居多,这样的体制结构决定了大多数行业指导处无法和上线接轨。”
“因此想要保持行业的上下沟通与联系,想要让行业的声音及时贯彻到基层,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在行业指导处比较集中的县(市)地方工会,设立行业指导处办公室,由专人参与指导和主持行业指导处工作,承上启下实现条块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否则,保留行业指导处这个中间环节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
李辰从三个方面入手,很是详细的分析了整治方案,在座的所有人不得不佩服他在短短时间内就能够找到行业指导处的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
“我的观点说完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需要指导的?组织科的科长,你有吗?”李辰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让被点了名的组织科科长显得很是局促。
“没,没有什么地方还需要修改的,我认为这样的整治方式一定十分具有效果。呵呵!”这位科长说话的时候都有些吞吞吐吐。
“其他领导呢?”李辰的声音响彻会场,想必这些坐下面的人已经被自己展现出来的实力给稍稍威震到。
会场上静悄悄一片,大家伙都没有吭声。
“既然各位领导这么想要给我李辰面子,那么私下里随时可以来找我讨论这些问题。今天我的发言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李辰并没有太过得意,还是稍稍给了大家伙点点面子,毕竟日后还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秘书李华带头起立鼓掌,后面的人也都纷纷效仿,不得不说里面确实有几个对李辰的看法有些改变。
“今天的欢迎大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在座领导们的参加。”秘书李华宣布了会议结束。
那些领导们纷纷的起身离开了会议室,李辰和李华放慢速度,会议结束后李辰习惯将会议室的卫生打扫干净和摆设恢复原样。
秘书李华那是因为自己分内的事情,李辰的秘书张龙被李辰安排回办公室处理其他事情,其实也就是支开他。
偌大的会议室只剩下他们两人,先将卫生弄好后,两人坐在椅子上闲聊了会儿。
“早就知道你不是个凡人,呵呵!欢迎回来!”李华对于李辰的回来丝毫都不意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