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七大古都资料(1 / 3)

加入书签

开封古称汴梁,五代的后周和北宋均建都于此,时称东京,为著名古都之一。文物古迹有铁塔、繁塔、龙亭、禹王台、大相国寺和北宋汴梁城遗址等。

开封概况

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直辖市,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都会”。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

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东临商丘地区,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的由来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封”一名是由“启封”更名而来。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为郑国的东北边陲。羽翼渐丰的“小霸”郑庄公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命大将郑邴在这里屯兵筑城,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西汉景帝即位,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启封也就改称为开封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开封市辖5个市辖区、5个县;全市共有24个街道、34个镇、55个乡。开封市面积6247平方千米,人口480万(2004年)。

鼓楼区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龙亭区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邮政编码475100。

顺河回族区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禹王台区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邮政编码475003。

金明区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邮政编码475002。

杞县面积1258平方千米,人口105万人。邮政编码475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通许县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60万人。邮政编码475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尉氏县面积1257平方千米,人口87万人。邮政编码475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封县面积1302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邮政编码475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兰考县面积1116平方千米,人口76万人。邮政编码475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鼓楼区面积58。68平方千米,人口16。13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龙亭区面积91。51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邮政编码475100。

顺河回族区面积86。73平方千米,人口24。11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禹王台区面积57。05平方千米,人口14。83万人。邮政编码475003。

金明区面积252。38平方千米,人口18。2万人。邮政编码475002。

历史沿革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春秋时期,郑荘公为向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