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国时期地名对照(2 / 4)

加入书签

: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

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

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

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

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

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

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

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

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共安全专家北,是古油水入

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

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

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