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文武论春秋 (第三更)(1 / 2)
刘一达的这个春节过得很郁闷TXT下载。
周宏那神来的一枪搞得他现在都有些神经衰弱,有好几次做噩梦惊醒。
梦里面都是刘一达被长枪扎透心凉的血淋淋场景。
那不是番茄汁弄出来的,在梦中是无比真实的,有咸味的,刘一达每每是尝过后大叫着惊醒。
更郁闷的是,不知道是哪一个多嘴,把这事传到圈子里,搞得刘一达出席几次聚会都会有人走过来拍肩,脸上像抽筋一般憋着笑道:“受惊了!”这时,刘一达一张脸阴得要滴出水来。
朱师傅要刘一达不要去计较,到这份上,刘一达想不计较都不行了。
这个场子一定得找回来!
元宵节晚上,刘家大团圆,各地的刘家人聚集一堂。
刘家人大多在各地从政,春节期间却是最忙,各地忙着拜年,除夕回家过年情况极少,索性都定在十五的时候相聚。
这种场面对刘一达来说很无聊,但他又很擅长应付,夹起尾巴把那“温良恭俭让”的功夫做得十足。
刘一达在家族内长辈们还是很受欢喜的,就是因为他演戏功夫厉害。
面具表演结束,刘一达就一个人闷在房间里抽烟,隔壁房间是女人们在聊天。
姑姑刘卫华在哭诉着她的老公蒋雪松在外跟他女研究生勾勾搭搭的事。刘一达听着听着,心烦意乱,站起身到外头透透气,手机突然响了。
“一达,我听说你在横店的事了。”
刘一达脸上的肌肉一抽搐,“嗯”了一声。
电话是蒋必清打的,别人打来的,刘一达一句话“你管的着吗”径直就回过去,但对蒋必清不敢,他是老大。
“那个人叫周宏,是吧。”
“老大,你知道他。”刘一达呼吸屏住。
“知道。”
刘一达感觉心脏瞬间停顿。
“他是我们燕大的保安。”
刘一达挂了电话,猛地喊了“靠”一声,手机摔在地上,黄金镀的手机盖立刻裂成两瓣。
燕大南门,周宏纹丝不动地站在那,手捧着《春秋》。
林燕再没出现,周宏开始还有些怨气,但一看书就忘了,再后来,连看什么书也忘了,居然就在车马喧闹的南门口直接入定了。
这是入小定,一到下班时间周宏就会自动醒来,而且周遭发生什么事也并非不知不觉,而是见闻依旧,只是来来往往全不进心。
这是无比奇特的体验,而且在闹市区,周宏明白,扮演武圣人成了武道再升的一个契机。时间或长或短,外界或闹或静,这些统统都与周宏全无关系。
契机、机缘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现代武者,缺乏生死搏杀历练,契机机缘更是少之又少。
陈慧剑一眼看出周宏的异样,心中暗自惊叹,立刻叫来人,在周宏两米开外围上临时栏杆,以免他人打断周宏的修行。
燕大本身就有许多景,而2003年的开春新学期,周宏成了燕大不大不小的新景。
燕京地方上的媒体知道了,一个个跑来想要采访,不想周宏泥雕塑一般不言不语,只能转而去采访校学生会以及天安保安。
黄昏时分,夕阳甚美。
一个花白老头站在南大门口盯着周宏看。很快,花白老头周围就围了一堆学生。老头不是旁人,是燕园著名的季老,著名的国学大师与历史学家。
季老就普通一身厚厚棉布袄子,脚上一双布鞋,个子不高,却稳当当站在那,小老头居然给人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周宏感受到一股强大气场靠近,但并没有恶意,依旧没有抬目分心。
“季老,您怎么看现在南门让武圣人守门啊。”周围有学生大胆问道。
“好啊!”季老呵呵一笑。
“季老,您这文圣人给大家讲讲武圣人。”有同学起哄道。
“可不敢当,我可不是什么文圣人,只是关羽关帝的典故倒是可以说上一二。”季老来了兴致,围着季老的学生立刻喝起彩来。
季老从关羽的忠义与儒家的至诚说起,侃侃而谈,古今中外例子,名言章句可谓信手拈来。十分钟过去,掌声连连,人是越聚越多。
外围的人不知发生什么事,一听是季老演讲都放下手头的事聚拢过来。
季老已近八十年纪,却嗓音醇厚,别有一番韵味,说了一通,道:“诸位同学,可知现在这关羽手中所持是什么书吗?”
“是《春秋》!”立刻有人答道。
“没错,那么诸位同学可知《春秋》三传是哪三传吗?”
“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又有同学回答道。这类问题对燕大学生来说并不难。
“那么,又有哪位同学知道此书为何名为《春秋》,后世又为何用‘春秋’比‘历史’吗?”
季老这么一问,围着的同学们一下哑然了。这个却是不知。
过了一会,有同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