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坐困愁城(3 / 4)

加入书签

是沉入江底葬身鱼腹了。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不见的。

说当时莫管事安排众人堵舱底洞口时,就没了那人的身影。

舒眉的神色肃穆起来。

她的性子虽然一向乐观,昨日逢此大变,也由不得她不去多想。得寻次机会,跟莫管事打探一番。雨润是不行的,她那藏不住心事的性子,太容易被人看穿了,还是得施嬷嬷来。

直到掌灯时分,莫管事才回来。他到镇子上跑了一天,去张罗回京的车马去了。顺道还请来了几名武师。是当地长风镖局的师傅。

瞥见莫管事的身影。施嬷嬷来到外面的堂屋。跟他商量起何时动身的事。

“我家小姐身上没什么大碍了,她怕齐府夫人们担心。说是若能尽快启程,莫管事不用考虑我们。”说到这里,施嬷嬷顿了顿。随后欲言又止地瞟了对方一眼。

莫管事是何等人物?给主子办差久了,早就练出察言观色的本事。只见他双手抱拳,朝对方作揖道:“是不是还有什么不妥,您尽管请讲出来!”

施嬷嬷也没跟再客气,将舒眉欲当面答谢萧少当家的想法,告诉了齐府这位大管家。

翌日午正时分,莫管事在瓜洲古渡边的望江楼顶层,置办了一桌席面,以答谢萧公子的仗义相助。酒过三巡。他派人请出文家的小姑娘。

萧庆卿闻声站立起身,抬眼朝门口望了过去。

只见一位半大的少女,在那名姓施的老妇搀扶下,进到了这座雅间。

那小姑娘肤色虽然不白,生得倒也明眸皓齿。脸上带着三分稚气。跟他家小妹一般大的年纪,让这位少当家心里顿生亲近之感。

“萧少当家不顾自身安危下水,小女子在这儿谢过恩公援手相救!”舒眉缓缓而来,走到桌前向对方施了一礼。

“小妹妹客气了!当时的情景,任是谁在那里,都会下水相救的。”萧庆卿忙站起身,虚扶了她一把,回礼道,“咱们水里讨生活的,不是救人便是被人救,早被阎王爷厌弃了。不值当这样郑重其事的。”他随口调侃起来,颇有点自嘲的味道。

望着他脸上愉悦的表情,还有这俏皮的话语,舒眉心头一暖。

是怕自己难为情吧?!才故意作此轻松之语。

舒眉心里不由松快了许多,朝他感激地望了过去。

她的眼疏朗起来,萧庆卿的嘴角也跟着弯成了弧线。几句话下来,两人就有了几分熟络。

舒眉听他讲从小父亲走南闯北的趣事。两人越聊越投契。许是他没见过像自己这样的;或者他家中缺个这么大年纪的妹妹;还许是出于小舒眉命运的担忧。最后,萧庆卿主动提出,想认她作义妹。

“……我虚长你九岁,文家妹妹若不嫌弃,咱们不如以兄妹相称吧!今后,你若有解决不了的事,不妨派人送信到漕帮……”

舒眉听闻后,不禁喜出望外。自从离开父亲身边,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萧大哥给她的感觉,就像是邻家哥哥一样亲切。如同她泡在江水中时,抓住浮木一般。这种温暖踏实的感觉,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当下,小舒眉就朝他行了拜兄礼。

马车离开小镇时,这位她刚认的兄长,赶了十几里的远路,专程护送她们出了城。

跟着她们离开的队伍里,多了长风镖局的武师,却少了宁国府原来派来的两名护卫。

被丫鬟搀下马车,小舒眉举头向上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宏伟的建筑,两尊石狮子拱卫在门口,威武非凡。巨形的红色宫灯,高悬在门楣下方,映衬着牌匾上的“宁国府”三个硕大的字体,在夜幕降临暗淡的天色下,显得熠熠生辉。

舒眉还没回过神来,前面早有等候多时的仆役、婆子迎了上来。

快进城的时候,在京郊一个叫“五里亭”的地方,她们被换上国公府派来的马车。后来在城里大街上踯躅了半天。直到黄昏时分,一行人才到达齐府门口。

这时,有位着装考究的婆子,带了一群着红戴翠的媳妇和丫鬟们,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路上辛苦了,太夫人刚才都还在念叨着。说等你们到了。她们好才正式开席呢!姑娘快快跟奴婢们进去。”说着,她伸出手来,就要扶过眼前的小客。

还让老人家等着,舒眉有些受宠若惊。她回头望了一眼施嬷嬷,后者嘴角带着笑意,微不可察地朝她点了点头。小姑娘敛起脸上的异色,把手伸了过去,搭上那名仆妇手背,轻声细语地问道:“这位嬷嬷怎么称呼?”

那婆子眼角带着笑意,忙不迭地回道:“老奴娘家姓沈。如今在太夫人的上房当差。”

舒眉以沈嬷嬷呼之。

双方寒暄了几句。由两名提着灯笼的小丫鬟引路。迈步跨入了旁边的侧门。

沈嬷嬷众仆妇领着她们一路向前。过了垂花门,就有几位粗壮的婆子,抬了一顶软轿过来。舒眉见状上前钻了进去,被她们一路抬着。沿着抄手游廊,穿过后花园,辗转来到齐太夫人所居的院子——霁月堂门口。

“请文姑娘下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