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溯本源流(1 / 1)

加入书签

凡心一颗日夜磨,静里觅真诀无多。

这几年说有练功也有练,说没有也没有,功夫没有多大长进,倒是发现定力最近竟然隐隐有些倒退了。前段时间把阴债都还了,附带着家人还有一个寻求帮助的朋友。

二零一二年初的时候,证得了炼精化气,还精补脑,采小药的功夫。这个是在一次梦见祖师的时候,才能如此的,以往是怎么练,都没多大效果。

后来我又顺利启动了真息,迈出了第一步了,

俺修行时日可不短了,自己摸索算十年,遇师四年,再加上过往已二十九载了,其实还要加上从无始以来的时间,呵呵。

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去筑基,除了自己摸索无法入门,还有非人为的事情,以及世事所累,总之其中错综复杂,不想多言。但不论何种缘由,道缘总是差了点,就像今年初境中祖师所言,俺悟性差了点。

是啊,是差了点,很多人得机缘就实证,很早就得道了,不过,这干扰不了俺的道心,天道酬勤,我会继续保持道心不变的,以此勉之。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中。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练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者必从内呼吸下手,此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来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官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

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要勤练之。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

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它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了,照此进功筑基,可跷足而至,不必百日也。回忆这么多有点累了,不想写了,就这样吧,下面选几篇日记出来,然后第四阶段就结束吧!

二零一二年07月25日壬辰龙年六月初七星期三多云小雨

下午打坐额前的那团星空聚合成一轮拳头还大的光团,发出淡淡的浅白色的光芒,又犹如一时光隧道深入其中似的,周围圆环的边缘线则是亮彩的令人心醉的目炫的颜色。

之前的性光团有分五色,平常都是显示金色,而且感觉这次出现的光团就像是一宇宙似的,里面竟然包含着性光的感觉。

还有那一点灵光也在其中,非常明亮,璀璨星空啊,感觉可以从中出去似的。

形象的说是一轮圆圆的浅白色的柔和的光团。

仔细观看里面是点点群星,当然最明亮的一点金色灵光也在其中,然后性光团也在其中,五色性光颜色没灵光亮。

好像形容的不够详细,呵呵。貌似现在很容易在平常进入这种状态了啊。

记起来了,俺看天空或是其它地方时,那活泼的无数光点,原来是在这个光团中啊,太像宇宙虚空了,不过现在变圆了,记得以前都是不规则的。

比见到的五色性光团,感觉正统多了,浩浩荡荡而又柔和。刚问了下群里面的一个道友,说是内视过程中的气海所在,气海的原理就是模拟宇宙自然之道而为的。

决定补下知知识去,比如丹书典籍要好好看看,认真的学习,不能像以往基本不看典籍了。

今天俺在洞中思索,会不会是玄关出露,呵呵,果然如此,还是第一感觉准啊,也就是说要准备进一步功夫了,继续努力。

确定了,是玄关初现,不可守,顺其自然。看来第一感觉是对的,呵呵。

虚空中一个乳白色的氤氲气穴,柔和着发着暖人的光辉。

这几年事情很多难以一一叙述,今年的时候,就是二零一三年。我在练功时,思考道的问题,深入九宫八卦太极图时,突然明悟了,一些问题都豁然而释。

比如道德经等基本能看懂了,目前正准备先把看的经典注解一遍,包括阴符经,道德经等。然后再以自然大道为根源,道德经为枝干,以万经为枝叶,承上启下,明理实践,溯本源流,返朴归真。。。。。。,写一部书,这也意味着我修行路上第五阶段的开始。

在创世中文网上发表的这个修行路,其实就是我当初的坎坷寻道经历。把他们记录下来,留作纪念,而且我准备在这个新生的网站创作,所以,就以我自己这些故事在上面先热热身,呵呵…

言之不尽,却只好就此结束,下部书再见,朋友们!(全书完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