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揭羌夜宴(2 / 2)
了点头,他知道,当年西凉还是匈奴和西戎诸族的牧马纵横之地,这里既有高山平地,又有沙漠草原,地域广袤无垠,游离于中原之外却又和中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凉的蛮族骑兵只要穿过河西走廊越过陇山,便距离齐国京师齐阳只有区区数百里,而这数百里又恰恰多为泾水渭水之间的平原河谷,易攻难守,最利于骑兵纵横冲杀。
当年圣武皇帝统一中原定都齐阳,即位国宴上歌声弥漫,钟鸣乐动,舞姿轻柔,笑声喧哗声连绵不绝,满殿一片“大齐国运,如日方升”的煌煌赞颂。
跟随圣武皇帝征战多年的文臣武将们无不颂扬皇帝的无上功绩与威赫武德,满怀期待地准备在这个大一统的太平盛世上勾勒出各自的功绩。
这其乐融融洋洋喜庆原本也是无可厚非之事,谁料酒过三巡后圣武皇帝却置爵于案,喟然一叹道:“西凉、河套之地尚未收复,犹如利刃加胸不能安枕,朕何敢言其乐?”
一时间大殿寂静得鸦雀无声,满堂朝臣面红过耳羞愧低头。辽东王李忌率先叩拜在地正色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臣自当提大齐雄师扫平匈奴,收复边地。”
丞相上官连也深深一躬到底:“臣亦忠君之事,惕厉奋发,率领群臣布德政于天下。”
群臣纷纷跪伏在地:“忠君之事,惕厉奋发,解陛下所忧。”
圣武皇帝霍然站起,大笑击掌:“善。”
无论圣武帝当时故意如此还是偶然所感,然则取得的效果确是让人叹服。帝国的文臣武将们一扫夺取天下后的悠然自得奢靡骄纵,投入到了安置流民、整修水渠、开拓荒地、招募兵员、打造武器等诸多事务中,而辽东王李忌也在北北疆边地与匈奴大战十余场,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却也使得匈奴骑兵不敢随意纵马南下。
七十余年悠悠而过,大齐逐渐强盛。二世皇帝襄文帝下诏上将军蒙骁领军十五万进军西凉,大军隆隆出发压向西陲,铁甲生辉矛戈耀日,红色旌旗连绵数十里不绝。
蒙骁与盘踞在西凉的草原诸族大战七场,场场大胜,除了匈奴仓惶逃回漠南,其他部族无不在其铁骑下胆战心惊。
蒙骁在中军大帐中与来见的草原族长们约法三章:其一,齐军不滥杀不驱除;其二,西凉诸族无条件臣服;其三,按时向大齐纳贡。于是,大齐设立凉州,西凉收复。
一番思绪幽幽而过,吴玄不禁神往于前人的赫赫功绩,恍然抬头,却听见优居正对扎赤木大咧咧地嚷嚷道:“咳,族长,听说大齐这次派了一个年轻娃娃来当护西羌中郎将,是真的吗?”
“对,叫什么?哦,蒙羽,就是这个名字。”扎赤木用力一拍大腿,转头问一旁的吴玄:“从云可知蒙羽这个人?”
护西羌中郎将是大齐用于统领西羌部落的军政长官,与揭羌部族自然是息息相关。
吴玄略微思忖后开口道:“蒙羽是大齐近年声名鹤起的又一名将,其父是当朝太尉蒙贲,大父乃武安君蒙武,这个蒙武便是当初平定西凉的上将军蒙骁之孙。”
“呀,如此了得,全家都是大将。”少年郎山深深惊讶了。
“从云,这蒙氏究竟什么来头?连区区一个年轻娃娃,也能当护西羌中郎将这样的要职?”扎赤木想的却是另一个方面。
吴玄喟然一叹道:“中原大地人才辈出,此等少年英杰也不足为怪。”说罢,略一停顿,环顾四周众人解释道:“昔日秦朝始皇帝驾崩之后,丞相李斯矫诏杀死了大将军蒙恬及郎中令蒙毅,蒙氏子孙也惨遭奸人屠戮,蒙毅之子蒙仲化名逃脱,却被抓为刑徒修筑始皇陵;当时中原群雄起义,大秦江山摇摇欲坠,少府章邯率三十万刑徒大军平乱,蒙仲便在那时与圣武皇帝陈小白相遇。”
吴玄讲到这里便停住了,剩下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老少皆知,刑徒大军被项羽破釜沉舟之役击败后,陈小白和蒙仲逃亡幽州,并在此地崛起。其后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雄逐鹿,陈小白率幽州之军南下,风卷残云般平定了天下。
“原来这蒙羽竟是如此来头。”郎山啧啧撇嘴,一脸惊奇。
“不知道对咱们羌人好不,可别来了一个残暴人物。”扎赤木一脸忧戚。
“鸟,怕甚。”优居重重地将碗撂在桌案上,拿起短刀剁下一块羊肉丢在嘴里含糊不清道:“残暴又如何,大不了西羌联合反他娘的,还怕那些大齐狗官不成?”
四周之人顿时轰然大笑,扎赤木却狠狠地盯了优居一眼,眼角微微一瞥吴玄,却发现后者也是一脸笑意,便放下心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