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掷地有声(2 / 2)

加入书签

间大义而不顾,徒惩杀戮之威;二,视战场大局为无物,不知上兵伐谋。”

“何解?”上官若溪沉下了脸,樱唇冷冷吐出两个字。

“先说第一点。尝言:乱世经国,首在安定人心。何为安定人心?当以仁抗不仁,以义据不义!叛乱祸起荆州,非越国威望之能也,乃大齐德政之失也,皆因我大齐朝廷丧失了天下人心。如今若溪姐千里纵横破军陷城,一举攻克叛军国都,正是该收拢人心,仁义化敌之时,然却不知何故要大行刑法于乱世,使得千里荆州人人自危忐忑不安,无不担忧我军会明正典刑杀戮无赦,是故,必会做困兽之斗以拒我军,如此一来,岂非大坏?”

“第二点?”

“大将执掌权利公器,战场大局当权衡利害决其行,不能以个人好恶度战事之利害。有这五千叛军家眷在手,我军等同于有了一道附身符,叛军如回师攻打襄阳,必定是军心动荡投鼠忌器也!然如明日将这些家眷处死,虽可惩一时之快,然则必定会让叛军怒不可遏愤怒来攻,皆是哀兵临城众志抢先,我军即有孙吴之谋,也必定伤亡惨重。蒙信言尽于此,望若溪姐善为斟酌思量。”

一番抑扬顿挫的话音落点,隔间中陷入了久久的寂静,只有燃烧着的火烛噼啪作响。

可以说,这番话带给上官若溪的震撼是特别强烈的,如此明锐的思维,深刻的剖析,冷静的审视,干练的劝谏,当真是一语中的,催人深思,让本就对自己决定有些摇摆的她更是犹疑不定。

转念忖度,蒙信之言即符合天道正义,也符合战场大势,于情于理都是值得认真斟酌的,特别是其收拢人心之法,更是高屋建瓴洞悉战局,这还是昔日玩世不恭的京师恶少吗?

想着想着,上官若溪有些不可思议了,不禁恍然笑道:“士别三日当真刮目相看,信弟不愧蒙氏子孙也!”

蒙信也是淡淡一笑:“若溪姐谬奖,仅仅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

对于他有别于往日的谦虚,上官若溪竟发现有些不认识他一般,在隔间踱步片刻,正色开口道:“我要先回大营,信弟之言必会认真思量,告辞。”说罢,举步便走。

“若溪姐,我送你。”蒙信疾步跟上,送她下了城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