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迅如风雷(1 / 2)

加入书签

军令传来,二部中郎将王齐犯难了。

他在城墙上踱步思索良久,心中依旧没有适合的人选,正在焦急之时,一旁的幕僚司马轻步上前禀告道:“王大人,属下举荐一人。”

“谁?”王齐霍然转身,惊喜问道。

“大人还记得昨日替我军挽回颜面的那一箭否?”

“当然,你的意思是……”

“射箭的勇士正在我部之中,大人何不令他出战?”

闻言,王齐击掌笑道:“甚妙,就如此般,传令请那位勇士代表我部出战。”

听完幕僚司马一通慷慨激昂的述说,正在城内军营休憩的吴玄恍然笑道:“大人之意,是让在下出城对阵敌将?”

“对也!你可否愿意?”

“军令如山,吴玄岂能不从,待我整装着甲,片刻便出城杀敌。”

盏茶时间,一声红色戎装的吴玄策着赤风驹穿过隆隆洞开的城门来到了城外,一片铺天盖地的呐喊呼喝震得耳膜隐隐作痛。

城门外已有两骑矗立等候,一人黑脸短须膀大腰圆;另一人长须拂胸不怒自威。

见吴玄飞马而来,长须武将微笑开口道:“小将年龄几何?竟能代表二部出战?”

吴玄勒马拱手道:“在下行年十八,虽则年轻懵懂,然也有满腔报国之心。”

“还不到十八岁?”黑脸武将咧嘴笑道:“二部当真没人也,竟派一个娃娃前来,也不怕贻笑大方,哈哈哈。”

吴玄微微一笑,也不搭理他的讥讽,目光远远地落在了青蒙蒙的叛军阵中。

叛军八十面牛皮大鼓同时开始了沉雷般轰鸣,鼓声方落,叛军阵中骤然卷出一骑,马上骑士长发飞舞肌肉虬结,手持一把青光闪闪的大斧,他策马沿着阵前嚣叫飞奔,越军刀剑齐举全力呼喝,顿时一片欢呼狂喝。

上官若溪见城楼下的已方三名武将已做好了出击的准备,纤手一扬沉声道:“擂鼓!”

三十名击鼓手用力抡圆的胳膊,粗壮结实的木制鼓槌击打在牛皮战鼓上犹如沉雷划过。

长发叛将听闻齐军出阵鼓鸣响起,精神不由一振,调转马头朝吴玄他们斜冲而来,气势有增无减。

黑脸武将见状,迫不及待地一拍马背:“第一阵交给我,你们两人休息便是。”话音落点,胯下骏马已是嘶鸣飞出,卷着一圈烟尘向长发叛军迎了过去。

两骑瞬间驰近,只闻“砰”的一声精铁震音,黑脸武将顿觉一股大力从长刀上汹涌而至,握刀的右手竟忍不住一阵酸麻,大惊失色下,急忙用长刀顺着长发叛将凌空横扫的大斧一绞,想用巧力躲过这雷霆万钧的一击。

长发叛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在两马交错的那一霎那竟骤然变招,手中大斧向背后一抡,另一只手竟从后面反手稳当当地接过斧柄,如此一来大斧便围着他划出了一个弧形圆圈,带着破空的啸叫转眼便飞到黑脸武将身后。

只闻“噗”地一声闷响,漫天飞洒的血雾中,一颗人头高高飞起,人头分离的黑脸武将连惨叫也没发出一声,便跌落马下。

一片沉默,双方将领士卒尽皆睁大了双眼。长发武将临空抓住落下的人头,勒马哈哈大笑,显然是没费多大力气便轻易取胜。

猛然之间,叛军阵中旌旗飞舞战鼓轰鸣,一片震天撼地的欢呼声响彻天宇;反观城楼上的齐军却相顾失色默然无语。

上官若溪俏脸倏地一沉,喝令道:“起鼓再战。”

城楼上鼓声再起。长须武将转头沉声道:“小将军,这贼子当真武勇过人,单单两招便将张军候斩落马下,为保万全,此战交由在下前去对阵。”

吴玄剑眉一拧,询问道:“将军可有把握获胜?不如由我来对敌?”

长须武将哈哈一笑:“小将当真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你在旁掠阵便行。”说罢提起手中长戟飞马而出,嘶吼喊杀着向长发叛将攻去。

长发叛将见状一声大叫,拍马迎来,手中大斧挥舞得宛如一轮明亮的半月,转眼便与长须武将飞舞的长戟战在了一起,一时间火花乱窜,金铁交鸣声震人耳聋,转眼便交击了百余下。

两人虽看似不分胜负,然则叛将势大力沉,一把攻来的大斧又沉重无比,长须武将双手虎口早已是震得又痛又麻,战到最后,竟压得胯下战马“希聿聿”地双腿一软,栽在了地上。

还未等长须武将起身,叛将手中大斧已是如影随形般紧随而至,一声惨叫伴着一蓬血雾响起,长须武将倒在地上顿时没了声息。

长发叛将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手中大斧直指襄阳城楼,充满着不屑和蔑视的意味。

两阵皆败,齐军尽皆一片难堪的沉默,连助威呐喊的力气也仿佛失去,唯有城楼上的幡旗猎猎风动。

正在此时,一道红色闪电风驰电骋疾驰飞至长发叛将身前,还未等他愕然回神,一道闪烁的青色弧光已是当头斜劈而下。

马快,人快,刀快,两骑交错而过,一颗长发散乱的头颅随着激溅的鲜血落在地面,噗哧哧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