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抱铜仙(二)(2 / 3)

加入书签

他坐下说道:“这段时间本宫看过你许多批阅的奏本处理恰当做得很不错。也不枉本宫在陛下面前进言,让你为相。”

“天后过奖这是臣的本职。”

更新最快整*理

“不是本职戴相与张相年龄已高,时常患病处理政事的能力有限帝国将来,需要重臣挑起帝国的重担。”

“臣一定不负天后重托。”

“还有弘儿对你一直很误会但只要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我相信弘儿最终会赏识你。至于有什么矛盾,本宫也可以替你调解。”

“谢过天后。”

“本宫派内侍李首成前去青海,与弘儿做过细致的交流。弘儿禀性你也知虽然良善有些时候会不顾小节喜欢冲动用事。但青海一战使弘儿成长很快。因此与李首成说过一番话帝国将来还是眼下的格局。”

不好将李威承诺的武则天继续执堂部分朝政说出来毕竟丈夫还活着,最少还能活上好几年。可话说到这份上以裴炎的智商必然听出。

说完后,从帘后看着裴炎的脸色。

知道不然会为什么会派李首成前往?

其实还有内幕是小公主闹得李治无份安分无奈了只好答应李首成前去是起一个挡箭牌的作用。但这个内幕太过儿戏,李治是不会说出的。

听了后,脸上还是惊讶。

以皇后的能力太子的威望这二人一旦联手现在就能掀翻皇上。这简直太可怕了想到这里立即不顾身份伏下去说道:“臣将对天后感恩涂地。”

要的就是这份表决。武则天挥了挥手说道:“退吧。”

裴炎退下走在路上沉思。肯定不能站在太子的立场那么只好与皇后一抹走到黑了。可是拜于一个女人的石榴裙下是彻底地拜下去他又不甘心。

苦思了半天只好下了一个决定。先拜伏再说不能拜得象王德真那样授人话柄。以后再见机行事。

大捷报来已经张贴出去长安城欢天喜地。

这一年多战争下来终于意识到以前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原来吐谷浑人也不全是盟友分成两派的居住在赤岭以西的全部是唐朝的死敌不亚于吐蕃人。只有诺曷钵那一群吐谷浑人才是亲唐的。

可这一战不但大败吐蕃人而且几乎使吐谷浑伪政权差点灭国。不亡国也剩不了多少人。

至于之所以能战胜是吐蕃人打不下去被迫撤出主力部队,却是无人理会的。那也是败败给了唐朝的国力。

雍王府死气沉沉。

使阴谋好阳谋罢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技巧也是等于零的。

张大安说道:“李先生你的计策似乎成效过几天王德真有可能会被罢相。只如……”

段夫庆此时正在傻眼一个很聪明的人就没有想到青海这么快溃败。

不但青海一败百姓大量迁移他的家人还在吐谷浑王城不知道会不会唐军攻克下来。心乱如麻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怎么太子与党项人联手?”

“这是早几年的事很早时候太子就曾提出拉拢吐蕃的一部分部落比如党项或者苏毗、多弥、羊同、象雄。未必会成功可能使他们产生二心吐蕃人就没有了凝聚力。然后到了青海秘密找到党项人成功地策反。去年秋天太子夺下九曲军城、洪济桥实际上出动的兵力不多皆是暗中从党项各部抽出来的。”

“原来如此”段夫庆低声道。

唐朝大约走的道路论钦陵计算出来可十分佩服是如何瞒过党项人,或者自己的人这很有本事的。后来产生一个想法认为给了党项人好处,于是党项人打了掩然甲这时候不能计较的,撕破了脸皮,有可能彻底将几十万党项人拱手送给唐朝于是隐忍不提。可这还是很有本事的。绝没有想到,自去年起,党项人就这么快“变节”。

张大安不知道他身份太子越得势雍王位置越危险还指望这个奇人再想什么高招呢。因此一五一十地将知道的说出来问道:“难道李先生对军事谋略也善长?”

知道自己失了态说道:“不长不长不过了解越多我的策略会越完善。相公接着说。”

“后来太子与论钦陵一晤也是迷惑了这个吐蕃大论。真垩实企图是移民,以及利用党项人内外夹攻。吐蕃大论没有想到。实际土去年太子突围时,他的属下就带来了一张太子画的蓝图。”

“什么蓝图?”

“这是一张草图是机密放在兵部。上面是太子的三步设想第一步是夺下九曲第二步是夺下党项,以大积石山为长城构筑关卡这样黄河以西青海之地,尽归我朝囊下。又可以得到党项数万精兵这些士兵不怕高寒,原来松散吐蕃鄙视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战斗力。实际上原来我朝的做法以及吐蕃的做法皆是错误的。”

“是”段夫秀心中苦瑟之极又问道:“第三步呢?”

“第三步是夺下白兰羌。

“白兰羌?为什么不要青海吗?”

“当时我也不懂虽然太子碍了殿下的将来可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很长远”张大为了对付太子他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皆向眼前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