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怅客里光阴虚掷(二)(2 / 4)

加入书签

是也要想一想,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唐朝达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不提宋朝,也许有钱,可那个弱宋肯定不是李威所期盼的,不提明朝,明朝政治有多黑暗,自己多少也知道的。

唐朝很强大,可这个强大的背后,却有许多弊端,从这时候,已经开始在加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少,最主要就是经济的狭隘,迫使所有人眼睛盯在土地上,于是大户吞并。五姓七家就象七座珠穆朗玛峰那样,领着所有大户在跑。

自己又如何去做?

渐渐夜深,雨停了下来,瓦檐上还有雨水滴下来,滴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不知过了多久,李威才进入梦乡。

……

一缕阳光欣欣然地照进来,李威猛然惊醒。

推了推上官婉儿,道:“你要去上阳宫了。”

上官婉儿了眼睛,睡眼惺忪地说道:“殿下,再让我睡一下吧。”

昨天还是不错的,批阅奏折,她还没有这本事,李威也不让她去批阅奏折。母后的事例摆在哪里,一批,后宫干政自父亲手中,再到自己手中,将会成为一个恶循环。

但可以将自己批好的奏折归归挡,磨磨墨,或者与碧儿她们一起,替自己倒倒茶。

也等于说是做了一个高级的小秘。

“你不怕母后?”

一提武则天,上官婉儿一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央请道:“陛下,你求一求太后,我不想去上阳宫。”

武则天怒打上官婉儿的事,李威已经知道。事情过去,他也没有太生气,这也是母亲的本上官婉儿是他的妻妾,身份还是很低的。但看着上官婉儿可怜巴巴的神情,心中也担心。

好罢,不好,以后说不定母亲又拿上官婉儿出气,说道:“我去试一试,可你要跟我来。”

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已经不早了,没有吃早饭,立即去了上阳宫。

见到武则天,将来意一说。

武则天不悦道:“弘儿,你是何意?婉儿留在你身边,又能做什么?”

“母后,儿臣才处理政务,许多地方十分生疏,因此速度缓慢。东宫中其他人又不懂,婉儿可以替儿臣将奏折归一归档,也省却了儿臣的时间。”得解释清楚,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主要职责,是写诏。李威也有权利写制,但毕竟暂时以武则天为主。

上官婉儿回到李威身边,可以替李威将奏折归档,也可以替李威写一些制的,但策重点只能说是归档。否则又会刺母亲。

武则天还是不高兴,道:“本宫留婉儿在身边,不是她有才气,还小,做不了多少事。只是想有一个人陪本宫说说话。”

上官婉儿苦着脸,望着李威。

怎么办呢“太后还不放人了。

可陪着太后,每天胆战心惊,她十分不愿意。

李威挠了挠头,未来不能猜测的,就是记得历史,历史走向也早改得面目皆非。从内心深处,李威还是不想与母亲ā恶,不仅是孝心,也是为后人带一个头,起一个示范作用。

忽然对李首成说道:“李内你陪我到外面走一走。”

李首成不解。

武则天挥了挥手,说道:“李首成,你去吧。”

带着李首成来到殿外,李威说道:“婉儿留在我身边,可以做很多事。最少我没有母后的天份,有她,能为我节约大量的时间。”

“但陛下,你也看到了,太后在上阳宫也孤单寂寞,奴婢,有时也搭一搭话,可奴婢还是奴婢。又没有良媛的才情,经史诗赋,什么都能与天后说一说。陛下,这也是孝道。有良媛在太后身边,为你与太后能架一道桥梁。”

李首成反过来劝李威。

“李内太后寂寞,我以后可以常来看一看。主要太后缺少走动,因此,我想出一样东西,让太后以后不会太急,又不会招惹舆论。”

“什么东西?”

李威冲不远处站的一个宫娥喊了一声,让她拿来纸笔。画了羽球与乒乓球,接着又写了规则。现在的工艺很落后,将两个球制造出来,质量不会好,但能造出来,也能勉强去击打。就象击鞠所用的球,李威踢过,虽然弹不及后来的足球,可弹也可。

写完了,说道:“这两个球都很小,不但是父皇母后,可以游乐,宫中的内与宫娥们,在时,也可以玩一玩,还能强身健体。”

李首成立即将图纸吩咐人拿到将作匠,让工匠去制作。

然后对李威说道:“陛下,恕奴婢斗胆说一句。”

“说吧。”

“陛下,这一次你所作所为,让两位圣上很失望,太上皇身体不大好……你为什么急在一时?”

我能不急吗?再不动手,整个朝堂将被母亲掌控,到时候母亲会不会将权利心甘情愿地归还给我?但与这个太监说不通,道:“李内物无完物,人无完人。雍王的青年与少年时,是何等的品德,你是知道的。因为一些人的误导,后来又演变成什么样子?再说,我即位,只想做一些实事,并不是争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