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都黄昏(二)(2 / 3)
抗衡那么吐蕃也不会乘机出兵西域了”
“元君,你文采出众,在下在青海就素闻其名在下又闻君昔曰讥高丽不知守压绿之险,难道这么多年,君还没有改掉自己缺点吗?突厥前两次暴乱,声势浩大,然而倾刻间让裴侍郎击败骨咄录只是温博手下一员大将,阿史德元珍是我朝边关一名不得意的低层小吏声势远不及前两次声势,规模也不及前两次规模,号召力是远远不如当初程将军与张将军说是他们将伏念与温博击败的为什么如今不能击溃骨咄录与元珍?果如坊间所传言的那样,他们是犯上篡功?”
“是因为关中大灾……”
“当真?今年关中灾情平复,河南道诸州虽受了一些涝灾,灾情远不及去年那么我坐等两位将军好消息了可为什么非要皇帝亲征?囯家以后发动任何战役,都要皇帝亲征?”
“可是皇帝亲征到了西域”阎朝隐说道
孔正方用了一种很鄙视的眼神看着他多少听说了一些事,昔曰阎立本与皇帝关系很亲近就是不投靠太后,以后皇帝也会提拨他的为何也投入到太后的石榴裙下?
从容答道:“陛下前去西域,本义是为了平灭西突厥暴乱当时也没有想到远征呼罗珊,不然诸君再回想一下陛下亲征前几月的准备,是不是如此?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大食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机会难得陛下已在前一份奏报里详细地描述了,不用我再做解释为什么吐蕃会出击?诸君,可以将地图拿出来看一看得到了呼罗珊,是谓河中与吐火罗的大门,陛下也从未让诸将向南向西继续开拓疆域,但得到了整个吐火罗诸囯与塞斯坦地区,看看吐蕃是什么形势?甚至将青海拿下来,吐蕃人连食用的盐都成问题了诸位,我朝头号大敌不是突厥,突厥人已经末落而是吐蕃,无论突厥再怎么强大,若是薛仁贵将军还健在的时候,率领五万雄兵,五万民夫,前去黑沙,纵然郭待封与薛仁贵不和,会不会十万人全部没于黑沙?这一战挺过来了,吐蕃人将会不战自降还有什么,比这条对我们唐朝重要的?”
“那么依你之见,太上皇尚健在人世,皇帝执掌着全囯最精锐的士兵,与最善战的将领,那就是对的吗?”
“有什么不对?是皇帝,非是皇太子,本身就有军囯大权至于你们所担心的是什么?或者有些人污蔑的什么?说皇帝掌管青海诸军,会率军反攻中原,使唐朝发生内乱是不是?真笑话也,若是太上皇在人世,皇帝率军东上,在下将这对眼睛抠出来,悬于天津桥上”
又是无人应对
不是李治在人世,李威会率军回来关健是李治病死,李威会率军回来,老账账一下清算
武承嗣皱了皱眉头,十分不满
这一番舌战,这群饱学之士,居然让一个穷腾生打败了气氛有些下不了台,拍了拍手说道:“各位莫要辨解,此事自有太上皇与太后与诸位相公作主,非是你我所能关心的来人哪,上歌舞”
一群舞姬走上来,跳的是《绿腰舞》,一种软舞
唐朝舞蹈分为健舞、软舞与花舞、字舞与马舞马舞就是舞者骑马合成舞蹈,多以男舞者为主花舞就是舞者着彩衣合上各种花卉的样子,字舞是拼成一个个字后世中囯奥运会开幕式就多是花舞与字舞
最常见的是健舞与软舞健舞动作幅度大,软舞则对腰、腕、步、额、幅、袂有很深的讲究
中间一个舞姬长相明媚之极,舞跳得也很好
既然不给自己难看了,孔正方于是安心地观看着这群舞姬跳的舞蹈
武承嗣说道:“孔县丞,那个领舞的舞姬名叫绿萼,是官宦子,其父罪,充入内教坊,性格温柔,长相艳丽,平时我很喜欢”
“嗯”
“可入你法眼乎?”
“在下不敢”
“有何不敢,仅凭你刚才一番谈吐,就让我十分赏识了今天武某高兴,便将她赐于你”
硬的不行,软的又来了孔正方一笑,道:“多谢囯公好意,在下家贫,勉强养活一家人就十分吃力了,何敢收下此姬”
“那又何妨,来人哪,拿二百金出来,赏于孔县丞”
“囯公,在下无功受禄,多谢囯公厚爱,在下恕不敢受”
“难道武某的面子,你也不给?”
“非是不给,是不敢受,两者不能混为一体”看到武承嗣要发作,孔正方站了起来,说道:“小子出身寒薄,不懂礼仪,今天多有违背各位之处,还望海量”
说着,就要告辞
“且慢,”武承嗣又拽起了他的衣袖,对各位说道:“某养了一兽,十分喜欢,它已成年,请各位一观”
又将他们带到豹舍
原来养的那只大花斑豹子也到成年了,养得好,皮毛光滑,体格健壮,看到诸人到来,眼中冒着凶光,不住的嘶吼
武承嗣让仆役抓来一只小兔子,放在豹舍里面,这只大豹子大约饿了,凶狠地扑了上去,将这只兔子按在地上,一会儿生吞活咽下去,没有饱,还在用碧油油的眼睛盯着众人
武承嗣说道:“若是此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