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雷(十)(2 / 3)
许多百姓涌到了天津桥南,但是脸皆是露出激愤的神情。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束了。”
众人向桥北去,从大理寺涌出来许多侍卫,这些侍卫押着两辆囚车,缓缓沿着皇城的城墙根下,向天津桥驶来。
朱敬则谈笑风生,隔着囚车,对狄仁杰道;“魏槽公啊,没有想到来了这么多老百姓。”
“朱君,别什么相公了,寒碜人。”
“公道自在人心,这满朝的大臣,狄相公不为相公·谁有这个才能为相公。”
“不提了。朱君是我不好啊,因为我牵连了朱君。”狄仁杰没有提家人,皇一回束,家人也会平安回来。就怕在路受到什么官吏的欺压,无辜地在半路折磨而死。
“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何来足惜。”
“朱君果然节气高昂,狄某佩服万分。不过狄某都想起陛下对朱君的评价。”
“陛下对我有什么评价?”
“他朱君耿直,几乎无人能及,是御史大夫之才。只可惜少了变通,否则,是唐朝一位清廉的好宰相。”
“这个评价好啊,我就想做一个御史大夫,监督朝堂这群混蛋。也监督你,狄相公你是好人,可有的事,做得太游离于法度之外了。”
狄仁杰呵呵一笑,又道;“陛下也因此过一句话。”
“是什么?”
“陛下物无完物,人亢完人。三国刘邵英才要聪明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雄才要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谋断。可象这样的人,古今往来,又有几个。倒是他所论的偏才居多。”
对史学,朱敬则没有狄仁杰精通刘邵的文章也没有过好奇地问道;“刘邵了什么偏才?”
“刘邵零碎地了种偏才,清节之才高风亮节,可往往轻视了法家与术家的重要性,德有余而法术不足。法制之才,做事刚直,公正无私,可往往重视法制·认为能以法治国,却疏忽了谋略的重要,少了变通。术谋之才,足智多谋·可因为自持聪明谋略过人,又轻视法制,不知法律对国家的好处。器能之才,兼具德法术三才,因为会方略机变,反而轻视制度。智意之才,对各种韬略与计谋分重视,然因为其智又疏忽了其他方面,往往导致聪明有余,公正不足。伎俩之才,锐意进取,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所以会急于求成导致百姓遭秧。臧否之才,严以律己,可也待人苛刻,欠缺了宽宏大度,有时候就会误大事情。言语之才,能言善辨,可受之于口舌,必然疏于内心的教养。”
“闻此言,大妙。狄相公,你就是那个器能之才,裴炎则是伎俩之才。”
“你也是那个法制之才。”
完了,两人大笑。笑完狄仁杰又道;“但陛下却了二偏才。”
“哦,二偏才,狄相公,陛下了那二偏才?”
“坚毅之人,能勇于纠正错误,完善自我,缺点是会矫枉过正,刚愎自用。对之是柔顺之人,能宽容别人,可会优柔寡断,错失良机。雄悍之人,行事不畏坚难,缺点是高傲自负。对之是谨慎之人,态度谨慎,然而会容易猜疑。凌楷之人,心强志坚,能坚守原则,缺点是专断固执。对之是辨博之人,会服别人,缺点是也容易被别人服感动,办不成实事。弘普之人,待人友善,可往往好坏不分。狷介之人,清介廉洁,可会过于拘束,缺少交际。休动之人,勇于攀登超越,但会放纵自己。沉静之人,沉静机密,可做事却会行动缓慢。朴露之人,诚实朴直,敢直却不能细微观察。韬谲之人,多智韬略·短处是容易两面倒,遭人唾弃。”
“更妙了,当浮一大白。”
“是啊,所以陛下又,国家不是没有人才,是没有将人才放对地方,取人之长,弃人之短。当年狄某很不耻韦弘机的品性,陛下同样重用,是乃其没有大恶,土木造诣可以谋水利也。
不过自己也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完善自我,才是根本所在。”完后暗自叹息一声,只可惜不到陛下如何用人的那一天了。
话间,囚车已经来到天津桥●。
郐子手将狄仁杰与朱敬则推下囚车。
武则天很愤怒,可在百姓眼中,两个人却是大大的忠臣。然而面对众多侍卫明晃晃的横刀,一个个只是敢怒不敢言。
午时三刻已到,郐子手准备行刑,忽然远处几匹鲜衣怒马咆哮而来,远远地喊道;“刀下留人。”
刽子手行刑时,就是有人喊刀下留人,也不可能留人的。这不是评书演义,谁听你的?到了午时三刻,再喊也要斩人头的。除非皇帝下了诏书及时阻止,这倒是经常出现。或者执行军法时,主帅忽然欣赏人才,临行刑时,饶囚犯一马。
但这两个行刑的刽子手,面对处斩狄仁杰与朱敬则的情况下,心中也很犹豫彷徨。听到有人在喊,正好时辰差了几分钟,手中的刀也没有举起,于是愣了愣。
几匹马飞奔而来,领头的一个人还没有等马停好,翻身下马,大声道;“我乃骆务整也,皇帝诏书,特赦狄仁杰与朱敬则。”
着,从怀中掏
↑返回顶部↑